□本报记者 白莲
“无论你是家庭或国营牧场主,或是在天然草原进行畜牧业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如果希望对自己天然草场的土壤、野生饲草和牛羊的矿质元素进行化验,内蒙古大学都提供免费测试服务。”最近,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祁智教授面向全社会发出公告。
“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国家科学技术部在内蒙古大学成立,简称“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自治区高校唯一的国家级、自治区政府作为主体的实验室,目标是成为引领自治区草原生态畜牧业科技发展的学术高地和支撑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经过1年多的内部建设,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草原生态健康研究中心”,祁智担任主任,全面启动“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该中心工作室面积1500平方米,在自治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下,装备先进的、针对土草畜矿质元素测试的设备。到2019年底,中心将达到每天测试2000份土样、1000份牛羊血液矿质元素的能力,预计在2021年完成内蒙古草原土壤钙铁锌含量分布图和50万只草原牛羊血液矿质元素分析。
从土草畜入手,为草原做全面健康体检
为什么要实施“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记者带着疑问前往“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祁智进行采访。
“从国家层面来说,‘山水林田湖草’需要统筹规划,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恢复和提升天然草原生产力’是2018年初成立的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在2019年提出的工作重点。自治区草原面积约8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对构成天然草原核心要素的土、草、畜矿质元素进行普查,是实施天然草原生产力提升需要的基础数据。”祁智告诉记者。
内蒙古天然草原土壤主要是钙质土,从东到西分为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钙含量直接关系到野生牧草的饲用品质和感应抵抗干旱、低温与盐碱能力。
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先后出现了土壤、湖泊等钙流失逐渐加重的现象。科学家对美国森林和欧洲森林表层土壤分别进行了74年和22年的跟踪测试,发现钙含量下降50%。同时科学家对美国超市主要蔬菜水果的钙含量进行了多年连续测试,发现1997年的平均钙含量只有1914年的20%。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报道,加拿大大多数淡水湖钙含量已经低于生物生存需要的最低值。
草原草场也面临同样境遇。根据自治区政府2017年公布的2015年检测数据,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总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近70%。
“我们急需对草原土壤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完善全球相关数据体系。”祁智说,草原退化的本质是草原土壤中植物需要的矿质元素含量的下降,间接导致野生植物和食用野生植物的草原家畜矿质营养的下降。
祁智告诉记者,牧区常见不正常食性的羊,例如吃毛,或是吃塑料、泥土,都是因为矿质元素营养紊乱的原因,出生小羊站立困难是由饮食缺钙导致。
目前,天然草原都分配给了个体农牧民,每个农牧民家庭的放牧模式千差万别,导致每个家庭牧场土草畜矿质营养的状况非常复杂,需要进行系统普查和研究,从而可以对每一个重点畜牧业嘎查村和旗县区提出具体的土壤和家畜营养的提升方案。
草原生态治理,需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
“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启动以来,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方面派遣团队成员深入到全区不同地区的草原,按照100到200亩1个土壤样品的密度对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土壤进行采样。同时,在内蒙古大学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蒙古大学启动了“寻找牧民孩子-给自己牧场进行一次体检”活动,发动全校来自牧区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关系草原未来的科研工程中。
另一方面,该实验室计划在草原家畜集中屠宰季,将动物血样矿质元素分析仪带到草原,就地进行家畜血液的化验。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是自治区现代化畜牧业旗县建设的2个重点旗之一,是蒙古羊典型代表“乌冉克羊”的发源地和集中分布区。在相关部门领导的推动下,2018年5月,“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在阿巴嘎旗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单位、企业、牧民进行沟通,最终决定实施“乌冉克羊种质提升工程”。
就在记者采访前2日,“乌冉克羊健康与品质检测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是内蒙古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在重点畜牧业旗县设立的第一个测试中心。
在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记者看到,羊草、老芒麦、短花针茅、大针茅、蒙古黄芪、华北驼绒藜等草原常见的不同品种的牧草种子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矿物质配比的实验器皿中,正在生根发芽。
“牧草是草原生态的核心,我们分别测试出不同牧草所需要的矿物元素,建立相关数据库,为系统普查和研究做准备。”祁智告诉记者。
这只拥有80多位科研人员的“最强大脑”团队,正在为打造令人向往的草原生态屏障作积极的努力。
[记者手记]
“风吹草低见牛羊。”自古以来,内蒙古的茫茫大草原就以其独特的土、草、畜著称于世。然而,统计资料显示,我区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科尔沁草原为例,退化面积达50%左右,且每年以3.7%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在防治草原退化方面,我区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从总的趋势来看,退化还在继续,从根本上防治草原退化,已刻不容缓。
“我们要为自治区的草原生态做个全面‘大体检’”。祁智的话语,掷地有声,而这个“大体检”背后,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和强大的科研手段与设备做支撑。依托内蒙古大学,自治区于2017年建设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核心团队引进高端人才8人,这支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队伍,为科研注入新的活力。
土、草、畜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土、草、畜的矿质营养状况非常复杂,需要进行系统普查和研究。土壤决定了牧草的品质,恢复草原,得先从恢复土壤的矿物质比做起。团队以100到200亩1个土壤样品的密度进行采样,共需取土样约百万份,时间成本之高、难度之大,无法想象。
实验室成立以来,团队负责人祁智通宵达旦地研究自治区相关旗县区的资料,为的是做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从而可以对每一个重点畜牧业嘎查村和旗县区提出具体的土壤和家畜营养的提升方案。
内蒙古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投入了大量空间、设备经费和人员。敢于向自然发出挑战,开创性地启动这样一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的项目,势必是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付出更多智慧和汗水。
祁智付出的努力,和他对草原生态深厚的情怀,令人感动。“这项事业,我们呼吁全区与草原生态畜牧业相关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积极参与。”祁智希望最终形成全区参与草原生态健康体检工程的局面。这是祁智和他团队的希望,也是内蒙古草原生态治理的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是家乡草原的守护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