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体育运动 助力健康中国

奔跑吧 呼和浩特

万人登山活动
呼和浩特职业足球队
笼式足球场
健康快车活动
轮滑比赛
赛马
健身气功展示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刘洋

  清晨,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的健身场地内,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带领下,市民们有的练起了太极拳,有的跳起了广场舞,有的挥起了筷子舞……这样的情景每日都在上演着。

  “从2016开始,许多公园陆续开辟出许多这样的健身场地,给市民们健身锻炼提供了许多方便。”一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如是说。

  市民们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的呼和浩特市,无论是健步走还是打太极拳、跑步、跳广场舞等,都有专门的健身场地,这都是呼和浩特市全面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成果。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体育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市体育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展开,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成果丰硕,足球改革与发展工作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体育活动遍地开花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健身锻炼,使城市东南西北中都有活动场地,实现“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2012年,呼和浩特市开始构筑城市体育框架,即在城市规划建设“一线两带”,“一线”是指沿城区中心大街,利用已经建成的体育场馆,与健身锻炼的公园、广场连成一线,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派驻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健身群众科学健身,有计划地配备体育器材,在有条件的公园建设小型健身馆,完善城市功能,拓展群众健身场地;“两带”包括北带和南带,围绕大青山南坡和南环城水系,构建生态体育健身带和休闲体育健身带。北带为生态体育健身带,融体育基础设施于生态环境建设中,将赏景悦心与强身健体相结合,从而形成生态体育健身带。南带是休闲体育健身带,为大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场所,将科学健身的理念融入休闲生活之中,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随着呼和浩特市“一线两带”体育场地建设的推进,目前,遍布城区的健身路径与各种场馆和各级各类健身中心的建成,使“15分钟健身圈”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一线两带”体育场地建设结合首府城市自然环境和规划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首府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除此之外,呼和浩特市还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对市区体育场馆、社区和行政村的建设。呼和浩特游泳馆(跳水馆)、体育馆、体校项目,以及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和青城公园、公主府公园、扎达盖公园小型体育文化综合馆项目的落地建成,极大地丰富了首府体育基础设施的类别,有效填补呼和浩特市没有市属高标准体育馆的空白,进一步解决了冬季健身难、健身不便的实际困难。

  2015年底,全民健身中心综合体育馆、青城公园体育馆和公主府公园体育馆已全部建成,年接待健身群众均在1万人以上。2016年迁建体校工程基本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训练、学习以及招生环境,为呼和浩特市竞技体育发展、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据呼和浩特体育局基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的呼和浩特市游泳跳水馆为甲级场馆,分为游泳池、跳水池、热身池和戏水池,可以承办游泳、水球、跳水、花样游泳等国内国际赛事。新建的综合体育馆为乙级场馆,可以承办篮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冰球、短道速滑等国家级赛事。这两个场馆面向全民健身的同时还兼顾举办一些国际赛事,下一步计划免费或者低收费向市民们开放。据悉,该项目计划年内全面投入使用。

  很多市民表示,这些体育场馆的建成,极大地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尤其是多功能、高档的公共体育活动设施,满足了群众多层次的体育运动需求。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共建成8个全民健身中心,全市302个社区、965个行政村实现了全民健身指导站全覆盖,并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活动,发挥了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由于全民健身指导站的积极引导,自发性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呼和浩特市约有140万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健身路径的安装,以及体育生活社区的创建,既满足了市民对健身场地的需求,缩短了15分钟健身圈,又使呼和浩特市全民健身运动和全民健康得到深度融合。

  据托克托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托克托县累计投入4256万元用于各行政村体育用房用地的完善建设,全县共建成306048平方米的行政村(含自然村)文体广场143块,全县120个行政村体育用房实现全覆盖,并全部配齐了相关体育设施。托县古城镇2017年投入980万元新建2854平方米古城镇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2019年完成内外装修。各镇级综合文化站也配齐配足了各类体育设施,行政村基本实现10分钟健身圈,让广大农民群众不出村就能找到体育健身场地,享受体育设施带来的运动体验,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笼式足球场地的建设得到了全市群众的认可,截至2019年2月,全市建有笼式足球场682个,遍布呼和浩特市社区、公园、绿地和学校周边。现在,笼式足球场俨然成为呼和浩特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很多足球爱好者表示:“过去想踢球,但是苦于没有场地,现在小区附近就有足球场,特别方便,在小球场踢球比在大球场进攻节奏快、射门次数多,特别有成就感。”笼式足球场因其占地面积小、架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在呼和浩特遍地开花,满足了广大市民的运动需求。

  在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呼和浩特市所属体育场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在不断提升。呼和浩特市体育局所属场馆从2012年全部实现无假日开放,为群众健身休闲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条件。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不断优化健身环境,全年共接待健身群众近11万人次,组织或承办各项比赛约20次;全民健身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日均接待健身群众2500人;呼和浩特体育场和人民体育场年接待群众百万余人次,承接市四区运动会和各中小学运动会20余场,并积极与各业余队、中专院校联系举办各类足球比赛,为校园足球的推广提供了场地保障;网球保龄球馆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全年接待健身群众1.8万余人次;市体育训练馆发挥区域优势和服务优势,全年举办活动20余次,接待健身群众6万人次。春节期间,各场馆接待健身群众一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节日生活。

  很多市民表示,现在,呼和浩特市的体育场馆越来越多了,场馆设施建设也越来越标准化了,场馆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周全了,市民们在这里待得也更加舒心了。

  活动赛事精彩纷呈

  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有体育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全民健身运动,丰富了群众生活,促进了全民健身工作不断发展。同时,广泛组织开展贴近生活、参与度高、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据统计,每年组织全市各旗县区群众性的全民健身活动1000余项。同时,还积极联合各协会、俱乐部举办赛事活动,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其中,“五个一万工程”(登山、徒步、长跑、自行车、太极)系列体育活动,拓展全民健身项目,使项目更加广泛,做实、做大、做强全民健身精品项目,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更广泛的项目中。扩大全民健身人群,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2018年呼和浩特马拉松比赛,邀请了王军霞和刘爱玲作为领跑嘉宾,参与人数近万人,央视、人民网及全国各主流媒体均参与了报道,最终,男、女全马冠军均被内蒙古籍选手夺得。呼和浩特马拉松的举办,全面体现了呼和浩特普及全民健身的成效,宣传了呼和浩特市和谐、环保、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带动其他群众直接参与到健身中来。

  另外,呼和浩特市还积极举办各种特色鲜明、社会影响较大的精品赛事活动。其中,举办国际赛事活动10多项、全国赛事活动20多项,累计共有40个国家1000余名外籍运动员和近万名来自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地区的运动员参赛,充分发挥了大型体育赛事对发展体育产业、繁荣体育事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其中,2016年第五届国际冬泳精英挑战赛、呼和浩特马拉松赛、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新城区全国青少年任意球大赛等体育赛事,实现了大型赛事和品牌赛事的突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为了更好地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全市体育工作者不断发展巩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目前,全市共有7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基层发挥着引领作用。同时,不断加强体育协会、俱乐部建设。目前,全市共有体育协会65个,俱乐部119个,极大地壮大了体育组织力量,提高了各项目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网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一大批协会、俱乐部,围绕运动普及和运动水平提高开展了大量的赛事活动,使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赛事水平明显提高。在2018年3月举行的呼和浩特市体育工作会上,协会、俱乐部代表表示,现在呼和浩特市网苗青少年网球俱乐部,会员已达3万多人,参与人次已高达11万人,长期训练的青少年队员人数3000余人,网球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与推广。

  2019年初,呼和浩特第四届垂直马拉松公开赛在海亮广场举行,共有300多人伴随着新年的阳光挑战了垂直高度达141米、共计41层、881个台阶的马拉松赛。

  参加此次比赛的呼和浩特市民王先生表示,这已是他第二次体验垂直马拉松赛了。“我还记得第一次比赛完,全身都抖,腿疼了一个礼拜才缓过来,从那次比赛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这一次比赛完感觉很舒服,看来日常锻炼还是有用的。” 王先生说。

  去年冬天,内蒙古赛马场一片银装素裹。冰雪嘉年华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让寒冷的户外充满勃勃生机。雪上飞碟、冰上脚踏车、双刀冰车、冰上陀螺……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很多原本缩手缩脚的孩子们放开了手脚,尽情地玩了起来。

  此外,呼和浩特市徒步迎新活动,也吸引了4000余人参与,徒步路线全长近10公里。已连续3年参加徒步活动的67岁老人刘树华表示,徒步活动给了他一个强健的体魄,他说:“我每天至少走5公里,已经坚持7年了。这几年,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免费的运动场地也是遍地开花,各种徒步活动平均几天就举行一次,我们正处在全民健身的最好时候,更要动起来!”

  2019年,呼和浩特市级和9个旗县区计划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赛事将不少于1000项。其中,国际性的大型赛事包括全国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第二届草原国际风筝节、2019呼和浩特马拉松赛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呼和浩特国际极限运动职业赛(包括小轮车、轮滑、滑板3个项目)、2019世界任意球大师赛等。目前,呼和浩特马拉松赛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即将开跑,本次马拉松赛是呼和浩特市第二次承办全程马拉松赛,将于5月25日在呼和浩特的城市草原、万亩草场——呼和塔拉鸣枪开跑,此次赛事共设立全程马拉松、10公里、迷你跑3个组别,赛事总规模预计15000人,赛道将由中国田径协会指派的国际丈量员精确测量,赛务组对赛事线路、功能分区及补给点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全新比赛线路将使参赛者饱览独具北疆特色的自然草原风光,同时向世人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同时它也将成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全民健身成果的展示平台。

  体育运动成果丰硕

  足球改革阔步前行

  呼和浩特市以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备战队伍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建设的意见》要求。同时,创新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布点,推进旗县区少儿体校建设发展,在9个旗县区均恢复、创建了少儿体校,并采用“办学、办训”双集中模式,文化课教学质量与参训生源均有保障。

  同时,呼和浩特市还积极深化体教合作与交流,发展校园体育,鼓励扶持体育工作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校创建校园体育俱乐部,以辐射带动校园体育整体发展。通过联合办队、资助器材、提供培训、提供训练场地等方式,开展田径、马术、羽毛球、游泳、中国式摔跤、举重、自行车、乒乓球、武术、散打和冰雪等项目推广。目前,全市参训人数达 5900多人,其中已注册的运动员人数达4700多人。

  呼和浩特市还特别注重教练员、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每年组织选派全市优秀教练员、体育教师、协会和俱乐部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全国、全区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用金牌教练来引领带动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每年呼和浩特市体育局会组织开展各种教练员培训班,以及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各青少年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参加全国、全区相关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受训人员更新了观念,更新了科学训练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与执教水平。

  通过培训、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性扶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后备人才培养。全市现有44家俱乐部,被命名为自治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协会、俱乐部代表呼和浩特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获马术1金、羽毛球3金3银2铜、乒乓球1金、自行车6金、摔跤9金、田径23金。并向内蒙古优秀运动队输送了3名马术运动员、2名乒乓球运动员、2名自行车运动员、1名摔跤运动员。

  另外,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体校建设,巩固训练主阵地。目前,已经投入6亿多元,陆续完成了呼和浩特市体校建设与搬迁工作,学校教学与训练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呼和浩特市根据本地区特点,相继开设了传统射箭、射弩、马术、博克等项目,这些项目现已成为首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主阵地。2015年,呼和浩特市体校代表自治区组队参加了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射弩10个项目比赛中,勇夺3金、6银、5铜,该项目金牌数位列全国第二,奖牌数位列全国第一。

  呼和浩特市还与内蒙古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联合,创建了内蒙古举重二组、内蒙古中国式摔跤队,加强马术、自行车项目队建设与管理,与呼和浩特市塔米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呼和浩特市赛马协会、呼和浩特市田径协会等多家协会、俱乐部开展了项目队共建,效果显著。呼和浩特市体校通过与共建单位共办赛事活动,提高了场馆设施利用率,拓宽了体校发展渠道。

  呼和浩特市在备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期间,突出抓好5个环节:抓项目布局、抓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抓教练员队伍建设、抓运动训练实效、抓年度竞赛成绩。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期间,呼和浩特市代表团共有1700多人参加,参与冬季项目、夏季项目、群众项目55个大项目和1000多个小项目的比赛,并荣获177枚金牌、105枚银牌、133枚铜牌,共计415枚奖牌,总分7265分,荣获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夏季项目获得131枚金牌、群众项目荣获21枚金牌,列全区首位。

  在轮滑项目上,呼和浩特代表队赵子衿一人就囊获青年女子组速度过桩和花式绕桩两项金牌。赛后,接受记者采访的赵子衿讲述了自己喜欢体育竞技的心路历程:“一开始喜欢穿着轮滑鞋自由玩耍,后来在朋友的带领下,报班学习了轮滑技巧,有一天爸爸发现轮滑也可以参加比赛,于是带着我观看了全国性轮滑比赛,第一次看这样的比赛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轮滑比赛有了更高的追求,后来自己参加了很多小型及大型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最高的荣誉是第七届全国自由式轮滑锦标赛速度过桩青年女子组第一名,现在我特别感谢爸爸成为我轮滑夺冠的引路人,更感谢呼和浩特市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给我提供的大舞台。”

  呼和浩特市冬季项目优秀运动员韩梅代表中国队参加平昌冬奥会,与队友配合获得集体滑项目第五名,创造了呼和浩特市和自治区冬奥会历史最佳成绩。

  2014年9月,国务院明确内蒙古为全国第一个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呼和浩特市紧紧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努力开创呼和浩特市足球工作新局面。

  呼和浩特市现有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2所,自治区级66所,自治区级足球特色幼儿园26所。每年都有3万多名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联赛,10万余人参与足球活动。同时,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累计培训足球教练员、管理人员、校(园)长2000余人次,每年举办教练员培训班、裁判员培训班。目前,全市中国足协D级以上教练员超过300名,C级教练员41名,241人取得国家一级、二级足球裁判员资格,3人晋升预备国家级裁判。

  2016年,呼和浩特市政府确定将位于赛罕区榆林镇的市第十中学改造建设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成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现有17片足球场,建有教学楼、餐厅、运动员公寓等附属设施,具备接待500人以上的规模条件,是集训练、比赛、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足球训练基地。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有24个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与106所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全市组建了U9—U13年龄段的5支男子精英足球队和U10—U17年龄段的4支女子精英足球队。2018年,青少年足球队伍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竞技组赛中,夺得女子甲组、女子乙组、男子丙组、女子丙组4项冠军,足球项目金牌数居各盟市首位。另外,在此次运动会上,俱乐部组队参加的群众项目5人制笼式足球的比赛,勇夺男、女两个组别的冠军。

  除了各类俱乐部的空前发展之外,各种球迷组织协会也在逐渐发展壮大。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形成以草原雄鹰和青城狼球迷协会为代表的57家球迷组织机构,球迷人数达3500多人,开展各类邀请赛等1000余场,数万人次参与。

  为了全面推动内蒙古足球改革和发展工作,呼和浩特市体育局经多方努力,引进了自治区唯一一支甲级职业足球队——中优职业足球队(现称为呼和浩特职业足球队),在社会各界和球迷的关心支持下,呼和浩特职业足球队奋力拼搏,已连续4年征战中甲联赛。

  “拉拉筋骨,跑动跑动,今天谁都不能偷懒啊,偷懒被发现就罚跑……”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下,呼和浩特职业足球队的队员们正在备战2019年5月24日与梅州客家队的中甲联赛。目前,教练组和球员们经过修整,每个人的状态都非常好,作为呼和浩特的一支职业足球队,代表着呼和浩特市进行南征北战,呼和浩特职业足球队俨然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总之,当前呼和浩特市体育事业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市体育工作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尽职履职、主动作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打开工作新局面,以更先进的理念,更宽广的视野,深化体育事业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为向世界展现青城体育风采而不懈努力着。

  (本版图片均由呼和浩特市体育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发展体育运动 助力健康中国~~~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北国风光
奔跑吧 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