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挣钱顾家两不误”

  □本报记者  韩雪茹

  这几天,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义和碑村村民张凤荣格外忙碌。每天早晨7点多,她就要赶到村里的食用菌厂采摘蘑菇。“我在这儿打工10个多月了,只要产菇,我就有活儿干。这是这茬平菇的最后一期,产的量少了,但是香菇又要开始产菇啦。”张凤荣说,自从村里建起了食用菌厂,她就过上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生活。

  食用菌长势喜人,义和碑村的产业“菇”舞人心。如今,张凤荣和其他村民一样,感受着村里的变化,日子过得美滋滋。但4年前的义和碑村却是另一种样貌:除了顶着穷村、乱村的帽子,还有133户294名贫困人口。党支部班子涣散,村内卫生脏乱差,村委会外满眼荒草,办公室内落满灰尘。有的部门来开展工作,却要面对一群又一群的上访群众。

  变化要从2016年说起。当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土生土长的张子学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当过8年的村委会副主任,还在旗林业局工作过。2004年辞职,他从开小吃部到包揽绿化工程再到发展苗木繁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意人。自己的小日子富裕了,张子学开始琢磨怎样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张子学个人出资,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5次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经过反复论证,结合义和碑村实际,决定成立村办企业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2018年9月,在旗镇两级党委大力支持下,众诚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食用菌厂开工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共筹集资金207万元,其中旗财政扶持资金90万元、旗委组织部扶持资金5万元、旗扶贫办投入资金66万元、张子学个人垫资46万元。

  目前,已建成暖棚3600平方米、制菌车间500平方米。菌厂于2018年10月20日开始生产,主要品种为平菇,日均产量500斤,通过多次积极对接,公司已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菌类批发商签订销售合同,实现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菌厂效益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现已收回成本18万元。香菇于2019年2月开始生产,目前已生产菌棒6万棒,6月份开始出菇,产菇期一直能延续到年底。

  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晓东介绍,目前食用菌厂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地基建设已经完工,预计7月中旬投产。建成后,将开发双孢菇种植项目,搭建5层产菌区,产菌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

  刚刚吃过晚饭,张国友就上岗了。他先在厂房周边转了一圈,又回到屋里看了看监控器。“我和老伴儿都60多岁了,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像我们这样的年纪,出去打工都没人要了。现在多好,我们老两口给菌厂看厂房,活儿轻松,一年还有2万元的收入。”张国友乐呵呵地说。

  目前,菌厂就业人员有1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是低保户。除了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菌厂吸纳64户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用扶贫资金入股。目前,这64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分红1200元,连续分红3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地方·盟市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鄂托克旗:“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的暖心答卷
今年我区将完成 5万户牧民厕所改造任务
气象服务 开启大蒜“智慧”耕种
“我家暖棚今年要丰收啦!”
敖汉旗供销社 为农服务唱主角
“挣钱顾家两不误”
◎消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