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家: 一个想家而 坚强的灵魂

  □王珉

  由中哈两国知名演员胡军和袁泉等联袂出演的《音乐家》,改编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真实经历。他在战时流离海外,而被哈国音乐家救助,谱写了跨越国界的深挚友谊。当年,冼星海归国之路遭遇重重阻挠,他在哈萨克斯坦边境离祖国最近的地方眺望故土,那绝望憔悴的眼神,直到片末还让人心碎得想哭。

  一座见证了亲情的房子

  作为中哈两国“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文交流的重点项目,电影《音乐家》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40年,冼星海受国家重托,化名“黄训”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因战乱辗转来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胶片也不幸遗失,幸好碰上古道热肠的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当时气温严寒,而冼星海衣衫单薄,拜卡达莫夫不仅将他带回自己的家,还把他留在自己的乐队当小提琴手。

  这部电影采用三分实七分虚的形式,将真实历史和虚构感情糅合在一起,力图传递出: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的感情。冼星海被拜卡达莫夫送到其姐姐达娜什的家中照顾,达娜什的丈夫上前线参战,自己只能独自拉扯年幼的女儿。兵荒马乱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冼星海的礼貌和逐渐展露的音乐才华,让一家人慢慢走近。

  世上一切,皆为一个“缘”字,同住一屋的缘分,让独处异乡的冼星海找到了另一个家,诚如冼星海在书信中写道:“你们是我的唯一亲人。”

  音乐家鼓劲人民的史诗

  《音乐家》不依靠特技,走出了不同于美国战争电影的新路,打造出一部新世纪的《敦刻尔克》经典,欲借一封封无法跨越国界的家信,倾泻对战争的愤怒,把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繁芜交织在一起,用音乐洞穿岁月的藩篱触及心灵。

  世人能从冼星海和达娜什的两个孩子眼中,读出家与国的悲伤。冼星海教达娜什的女儿唱中文童谣,而女孩教冼星海讲哈萨克语,他们相处得就像是一家人,这些美好的记忆,都和音乐有关。在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帮助下,冼星海不仅有了家,还在乐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音乐家。

  透过孩子的眼剖析社会

  《音乐家》以倒叙的结构,从结尾又回到片头。冼星海的伟大在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演奏,在音乐的陪伴下永远谢幕。冼星海的女儿和达娜什的女儿,隔着蒙尘的事物,由近处着眼,从远处回归,镜头始终没有离开哈萨克斯坦的雪山。因为哈萨克斯坦的人民帮助了冼星海,也帮助了冼星海的两个“女儿”,找回过去失去的爱。

  书信成了全篇托物传情的介质,借由达娜什女儿的视角和口吻,叙述着冼星海的往事。家人在战火纷飞中该怎么坚持下去?达娜什的女儿通过书信娓娓道来,将往事逐一宽容。她几乎没有褒贬和评判,只是平静叙述,爱、恨、情、仇。

  当下许多电影,都是透过孩子的双眼来剖析社会的世态人情,不只是《音乐家》,还有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片末两个“女儿”如今都成为了满头银发的老人,曾经天真无邪的双眼,却化为泪雨滂沱的朦胧眼。因为她们在翻阅那些黑白的老照片时,领悟了冼爸爸一生只懂、只会、只爱一件事——那就是音乐,音乐成就了冼星海的人生,也加深了对她们的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北国风光
   第06版:文艺评论
   第07版:文化
   第08版:彩虹
用声音与画笔 传承民族文化
音乐家: 一个想家而 坚强的灵魂
在“草原音乐周末”聆听草原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