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城川“红色课堂” 传承延安“红色精神”

破冰训练。
百米急行军。
“三同”活动。
投掷手雷。
转运伤员。
聆听讲解。
行军拉练。
经典诵读。
结构化研讨。
重温“老三篇”。
  □玉琢 李长霖

  当我们进入内蒙古最西南端小镇城川镇,远远看到屋顶闪烁着两颗红星的白色建筑格外显眼,这就是坐落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的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最早建立的红色政权、革命年代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党的民族政策的发源地、民族统战工作的桥头堡。

  无定河从这里缓缓流过,幽州古城倾诉着历史沧桑,古河套人播下了文明火种,一大批民族干部从这里奔向革命……“红色”注定是这里最深沉最炽热的底色。

  走进城川,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高大的身影都曾溅起一片片浪花。如今,这里已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红色氧吧、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之地。这里也早已成为一所荡涤党员干部思想尘埃的精神高地,传承着民族革命的崇高精神,锤炼着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围绕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初步形成以课堂、现场、体验、激情和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2017年7月10日在延安民族学院旧址基础上挂牌成立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2期,14357人,学员满意率达到98%,包括学习、参观的团体和个人,总人数已经突破30万。学院培育培训政治引领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从培训学员职业范围来看,培训干部12064人、企业职工及群众2293人,干部培训人数占总培训量的84%;从培训学员地域分布来看,市内7659人、市外5917人,市外培训人数占总培训量的41%;按照培训学员民族构成来看,汉族10807人、少数民族3550人,少数民族培训人数占总培训量的25%。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6期,3183人。

  这一系列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的实际举措,成为在历史的坐标里仰望崇高、砥砺精神的磅礴推力。

  巧“配菜” 将党性教育引向纵深

  “这次来到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学习,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培训方式非常独特,它把红色教育与丰富的课程形式相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体验感’。”来自中央统战部第4期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培训班裕固族的贺颖春这样说道。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被挂牌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学院”“内蒙古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基地”“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城川分院”和“内蒙古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等18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培训教育基地,课程设置及开发始终服务于突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全过程,通过各种资源和手段巧妙“配菜”,将党性教育引向纵深。

  按照不同班次类型和干部素质要求设置课程,确保共性,兼顾个性,逐步形成主线突出、特色鲜明、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能满足不同培训对象需求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创设了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经典诵读多元一体集成创新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了5天、7天、10天、15天等教学课程供参训单位选择。学院的教学计划根据班次、培训主题和需求,从相应的课程中进行选择配置,每个教学计划均由若干个教学模块组成,通过提炼红色精神的现实价值,激活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红色基因。

  全面加强与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党校的深度合作,着力推进双方在党史研究成果共享、教学管理人才共育、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努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内推动“红色磁场”辐射“红色效应”。会同授牌单位,共同开设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效果显著的教育培训班次,推动建设面向全国的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西部一流的党性教育培训基地。

  重体验 让思想教育效果持久

  红色,是这片土地最闪亮、最深沉、最令人动容的颜色。鄂尔多斯市深入发掘“红色矿藏”,变革命旧址为现场教学课堂,变丰富的实物史料为生动的教学教材,开展革命传统与党性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干部能力提升教育。

  今天,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为核心,以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王震井纪念园、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为补充……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犹如一块历史的“展板”,让一段段被时光封藏的红色岁月“复活”,从烽火连天中走向国泰民安的新时代。

  通过开展红色体验、组织红色活动,进行自制红军餐、行军拉练、百米急行军、抢占制高点、战地救护、转运伤员、生产劳动等体验类教学,润泽学员的心灵,涵养他们不忘初心的坚守,厚植信仰信念的执著,激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守望与担当。探索以“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活动为载体,让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牧民家中补上“基层”课,在体验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打通干部与群众、理论与实践、政策与需求之间的藩篱,通过互动参与,引导学员支援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感悟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以及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的光辉发展历程。

  为了拓展和延伸教学成果,让思想教育的效用更持久,城川民族干部学院让每一批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对几天的学习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最后用饱蘸真情的笔触,把所感所悟写成个人心得体会。最后,通过座谈交流,进行思想交锋与灵魂碰撞,使学员内植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由“感动一阵子”上升到“铭记一辈子”。

  严要求 把教学管理做精做细

  “穿军服、挎军包;早晨嘹亮的起床号叫我们起床、晚上悠长的熄灯号提醒我们休息;行军列队、军事训练......来到这里学习培训,学院这种半军事化管理方式让我一下子又想起了我的那段军旅生涯,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自治区工商联机关党委“不忘入党初心 牢记职责使命”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的王仁保说。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牢牢把握从严教育要求和目标,始终将“严”“实”贯穿培训教育全过程,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学员、以严的措施管理学员、以严的纪律约束学员,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学员管理九条要求,增强政治敏锐性,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严守政治纪律。

  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将带班授课全过程置于有效监督之下,线上依托“智慧学院”平台,由培训学员实施每个教学环节必评的方式;线下由教学管理人员采取跟班制督导管理教学跟踪的方式进行管控,将评估结果有效运用到教学组织和管理中。

  建立和健全干部培训质量评估体系,针对教员所承担的培训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对教育培训工作评估标准,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加强教学评估建设。把精细管理的观念和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融入培训班次的各个环节,从授课内容设置到学员作风养成,从需求调研到组织实施,都做到精在过程上、操作上和链接上,细在方案上、环节上和要求上。

  学员们怀揣着属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因为坚定着相同的理想信念而走到一起,每一次的认真学习、每一次的积极发言、每一次的交流沟通、每一次的互相帮助……在不知不觉中,每一个人都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党性的淬炼。

  在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前辈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一个个创新举措如同前行的路标,一个个成就实效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一个个经验启示指引着我们该去往哪里。也正因为它的出现,我们可以思源笃行,我们可以砥砺致远,也更加深信:我们的精神高塔巍然耸立,我们的民族复兴梦想在望!

  (本版图片均由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读图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公益广告
走进城川“红色课堂” 传承延安“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