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根神奇的芦苇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芦苇画
芦苇画《天赋河套》。
芦苇画屏风。
芦苇画摆件。
四连幅画。
芦苇画《温情》。
  芦苇画又被称为“绿色环保艺术画”,采用天然芦苇,通过手工剪、烫、贴、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在乌梁素海湖畔,手工艺人们用这里的芦苇作出了大文章,他们精益求精,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自然生动的乌梁素海芦苇画代表作。这些画内容丰富、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编者

  □文/图  本报记者  徐跃

  苇丛青荇百鸟归,乌梁素海的美,美在水,也美在苇。而芦苇的美不只在水中,也可以重组为一幅幅灵动的图画,永远地定格住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乌梁素海的芦苇画

  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面积约300平方公里,这里生长着大量的芦苇。从前,人们只知道芦苇能造纸,但是会产生污染,又不环保。给芦苇找出路,就是给这里的人找出路。于是,当地人在一根根芦苇中发现了一种别样的用途。

  这个发现就是芦苇画。没见过的人也能猜到,芦苇画就是用芦苇制作的画。当然,这可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一门学问,一种工艺。从事这项工作不容易,要与芦苇真正有感情的人才能胜任,从小生长在乌梁素海边的连军强就是这个合适的人选。

  连军强从小就喜欢用芦苇学着编制各种有趣的东西,铲芦苇、拉芦苇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事情。他曾见过乌梁素海当地人用火钩在芦苇编织品上烫画,虽然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他总想用芦苇做点什么。

  网络的普及,让他浏览到关于河北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画远销国内外的消息,他的梦想再次被唤起。

  “乌梁素海遍地芦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也可以制作芦苇画!”

  凭着这样的信念,连军强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详细了解芦苇画的制作流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连军强更加热爱芦苇画了。

  后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河北白洋淀拜师学艺。几经打听,他找到了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永乐,并成为了他的学生。

  学徒的生活是艰苦的,要坐得住,为了梦想他都一一坚持了下来。经过两年多的潜心学习,他终于学成归来,成为了一名技艺娴熟的芦苇画制作者。

  2015年连军强的芦苇画《草原骄子》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产品大赛二等奖,同年该作品被蒙古国国家艺术团永久收藏。2017年,芦苇画被列入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年他的大幅作品《清明上河图》又荣获巴彦淖尔市民族工艺设计创意大赛一等奖。此后,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作品《连年有余》《荷花情》被内蒙古展览馆收藏,《胡杨林系列》荣获自治区工艺美术大赛“飞马奖”银奖。

  天然绿色纯手工

  乌梁素海芦苇画,作品题材广泛,地域特点强,整个画面80%为芦苇画自然色,20%是通过熨烫碳化制作而成。它以芦苇的叶、杆、花穗为原料,因为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长期保存。

  芦苇手工艺术画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风景、人物、动物、花草植物、模仿名人字画等几大类。具体制作步骤并不多,但每一步都体现着制作者的技艺能力。

  第一步是选料,就是根据要制作的内容选择芦苇。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制作进度和表现出来的最终效果;第二步是截段,就是根据已选好的芦苇原料,用快刀将认准的部分一节一节削取下来;第三步是划口,是用刀子随意将截好的苇秆一侧割开;第四步是浸泡,用水将截取好的芦苇段完全漫过,浸泡大约10分钟左右;第五步是整平,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要把芦苇秆转变为美术基础里的点、线、面三要素;第六步是拼贴、剪刻,装裱后即可制作完成。

  “分解是最难的,需要对整幅画进行整体的把握。而烫是最细致的,一幅画质量的好坏,全在于熨烫。” 连军强说。

  细加工则需要进一步将整平的芦苇原料,进行刮皮去薄、或刻成丝、或剪成毛、或与纸拼对粘合。最后根据已设计好的芦苇画稿,再进行造型、组合叠压等工艺流程,现在连军强制作的芦苇画大多是细加工的。

  芦苇画的上色最为讲究,颜色是运用土布制作方法上色而成,都是纯天然的。

  “我们制作最难的一幅作品是《清明上河图》,3个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连军强介绍说,制作芦苇画格外耗费人工,鸟兽的皮毛需要一点一点地剪,颜色需要仔细地上,分层次粘贴也考验着耐心。如今,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提高,芦苇画的市场也在慢慢扩大,芦苇画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且身价逐步攀升,从原来的几十元一幅到现在的数万元,芦苇画市场逐渐成熟,高水平、高难度的大幅高档芦苇画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

  用芦苇绘就美好生活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芦苇画,把芦苇画技艺传承下去,连军强带领当地人一起将这项事业做到了极致。

  2015年,他在乌拉山镇的一个废旧学校里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团队。一边手把手地培养徒弟,教他们尽快掌握每一个步骤;一边设计制作生产设备,让作品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刚开始,他们费尽心血制作的芦苇画不被认可,人们觉得芦苇不值钱,画作也没有升值空间。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普及芦苇画的价值就像是他的责任,他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凭着对芦苇画的热爱和执着,以及政府和身边朋友的支持,连军强的芦苇画逐渐有了市场。

  连军强说:“我们不仅进行线下宣传,参加区内外展览活动,还通过网络进行销售,扩大销售渠道,逐渐改善了销售难的问题。”

  如今,他的团队已经成为集设计研发、加工制作、销售推广、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专业队伍。他们的芦苇画销往全国各地,一幅大型作品可以卖到上万元。

  2019年以来,他们还在乌拉特前旗成立了“芦苇画传习基地”和“芦苇画文旅产品创研基地”,融合开发芦苇衍生产品,制作出四连幅画芦苇画和芦苇画屏风等创新产品。“在乌拉特前旗特殊教育学校,我们还举办了‘非遗进校、携手同行’芦苇画培训班,长期对学员进行免费培训。” 连军强说。

  下一步,他计划把芦苇画做成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旅游产品投放市场,成为人们收藏、馈赠的首选。用老乡的话说,就是“让芦苇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连军强见识过水质清澈的乌梁素海,也见过2008年水质浑浊的时候,几年来的污染治理,水质改善,他都看在眼里。连军强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周围的农民人人会做芦苇画,带动他们致富。同时,他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继承者,把芦苇画的技艺传承下去,创作出留得住的文化产品,让芦苇画成为巴彦淖尔的特色产业,甚至成为内蒙古伸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个想法,就是通过芦苇画,让人们更加注重环保,把这种廉价的、丰富的芦苇资源利用起来。同时,通过这种环保产品,让我们乌梁素海的水变得更加清澈,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连军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芦苇画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一根神奇的芦苇
卓资山有座熏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