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地上无草、地下无宝”,却紧紧抓住机遇,不断扩大区位交通优势,不断挖掘开放最大潜力,从劣势的“无”衍生出优势的“有”,再从“有”做出“大有”,把非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40多岁,中等个子,黝黑的脸膛,一身休闲装,地道的乌兰察布方言……
初见贺刚,很难把他跟外贸公司大老板联系在一起。
这几天,他特别忙,他的企业入驻乌兰察布B型保税物流园区,正忙着办理前期手续。
贺刚是兴和县赛乌素镇赛乌素村人。他说:“18岁开始与父亲在村里开了个小油坊,1天能榨1000斤原料。小油坊2013年更名为贺氏粮油商贸有限公司,以生产油脂、杂粮为主,总占地面积45亩。2018年开始做外贸,从俄罗斯进口亚麻籽等原材料,公司每年的销售额从1000多万元增长到4000多万元,还在俄罗斯打造了30万亩的种植基地。今年签约入驻保税物流园区,建厂面积215亩。 ”
贺刚从一个村里小伙子变成了外贸公司大老板。他的蜕变历程,也是他所在的乌兰察布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发蜕变的一个缩影。
曾经的乌兰察布,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然而,当岁月更迭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90%的土地风蚀沙化,214万农业人口中,有66万人得不到温饱。“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笸箩,煮一锅”,成为当时这里广大农村牧区现实生活的逼真写照。全市11个旗县市区中,8个国贫旗县、2个区贫市县,成了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地上无草、地下无宝”的乌兰察布,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区位交通优越,这里是自治区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城市。如何把这种非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一直是当地领导班子苦苦探索并要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让乌兰察布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充分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内蒙古打造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把乌兰察布市打造成自治区开发开放新高地”,赋予了乌兰察布市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自治区发展布局中的新定位、新使命。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蒙晋冀毗邻地区乌兰察布——张家口——大同开展区域合作”,自治区也作出了“推动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些重大决策,让乌兰察布市正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梁。
乌兰察布市委书记费东斌说:“可以说,对外开放是中央、自治区为乌兰察布量身定做的‘路线图’,是我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短短几年,该市从内陆腹地城市蜕变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201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2.7%,增幅位列自治区第一,人均外贸进出口额位列自治区第六;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3.3%,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位列自治区第四。
打通立体国际通道,无中生有,让“物”流起来
无中生有,蕴意明朗。从劣势的“无”衍生出优势的“有”,再从“有”做出“大有”。从“大无”到“大有”,这里经历了怎样的质变呢?我们先从物流园区看起。
在集宁区的东北角,有一个七苏木村,集二线起点就在这里。
在乌兰察布市相继被国家确定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城市”之后,乌兰察布中欧班列产业园、B型保税物流园区就建在这里,中欧班列起程、回列都在这里。
自2016年中欧班列首次运行到今年7月14日,从乌兰察布市开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增至中欧方向5条、中亚方向2条共7条,累计开行包括去程、返程的中欧班列313列,占全区开行量的30%以上,年均增长40%;运送货物202223吨,货物总价值70374万美元。2019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12列,其中返程22列,实现矿产资源进口和整装汽车、电商专柜出口零的突破。今年截止到目前已开行49列。
在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东南角,有个占地800多亩的庞大的物流园区。这里,建好了各类仓储库、国际商品展示交易楼、电商中心、物流信息调度大厅、集货装卸场地以及上百辆的各类运输车辆、上百个货运集装箱,这是乌兰察布市打造的“三乌”陆路国际物流运输通道的一个站点——北方陆港国际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首先是一个“流”字,乌兰察布市商务局局长郭晓东介绍:“要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交通的互联互通是最起码的条件。所以我们近几年正在打造‘三乌通道’,具体就是乌兰察布到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的乌兰乌德的这条线路,这也正好是过去的茶马古道,这3个地方的名字里都有‘乌’字,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三乌通道’。‘三乌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我们通过打通‘三乌通道’,让‘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更畅通。”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市大物流立体格局初具规模。在陆路通道方面,京呼高铁正式开通运行,乌兰察布融入首都1小时经济圈。该市与俄蒙两国合作建设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 “三乌通道”,实现了铁路、公路直通运输,俄蒙两国产品通过“三乌通道”进入京津冀乃至整个中国大市场,距离、成本和速度都有独特的优势。在出海通道方面,把握“铁水联运”的低成本优势,与天津港、曹妃甸港合作成立了乌兰察布内陆港,同时境内汇集了6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连接蒙古、俄罗斯和国内重要港口,是俄蒙两国产品成本最低的“出海口”。在航空通道方面,乌兰察布机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民用支线机场,于 2016年4月25日实现正式通航;2018年9月,乌兰察布机场升级国际机场航站楼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现已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了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组织的行业验收,2019年9月中蒙博览会期间国际口岸临时开通,现已具备开通航空口岸的相关条件。
乌兰察布市真正流动起来,经济发展有了源头活水。负责运营中欧班列的内蒙古亚欧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生元告诉记者:“按照自治区打造对外开放开发发展新高地的精神,我们总共开发了中欧、中亚运营线路7条,境外跟俄铁局、中白工业园、中外运等运输公司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实行净价这种方式降低物流成本,保证境外通道的畅通,这是中欧班列培育阶段。2019年后期到今年开始我们已进入发展攻坚阶段,主要注重中欧班列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我们今年打算开行150列,去程75列,回程75列。”
时下,乌兰察布市大物流产业发展势头正猛。为了让中欧班列发挥带动作用,今年乌兰察布中欧班列正在进行3个融合:与国家民族工业产业相融合,把乌兰察布打造为国产汽车出口的发运基地;与自治区相关产业相融合;与本地的产业高度融合。目前,包括木材、油葵仁、亚麻籽等相关产业的12个品种已实现融合。通过中欧班列的带动,去年24家企业在七苏木产业园落地,其中生产企业有5家、商贸物流企业有19家。
壮大“落地经济” , 有中做大 , 不再“酒肉”穿肠过
乌兰察布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最大的潜力是开放。
然而,优越区位交通优势是一把“双刃剑”,在缩短与周边城市时空距离的同时,也会产生“虹吸效应”和“过道效应”,把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吸走。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着眼长远、提前布局,依托通道优势,加快发展多元化产业链,为壮大“落地经济”奠定了基础。
创建于2004年的内蒙古东奇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是一家小有名气的粮食加工企业。2020年初,该公司落地乌兰察布。公司总经理徐玉红说:“乌兰察布市农产品比较丰富,加上通过中欧班列也能从俄罗斯运回俄罗斯的农产品,我们通过深加工产出健康、有机的中高端产品,利用乌兰察布的区位优势可以销往全国各地。当然,我们选择这里,除了产业布局外,乌兰察布优惠政策力度挺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几年,该市加快发展“就地增值”的加工制造产业链。坚持物流商贸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立足进口俄蒙产品以大宗原材料为主的实际,积极推动进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在乌兰察布的成本转化率,面向全国流动。同时带动出口俄蒙热销轻工产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落户该市,进一步拉长拓宽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木材加工、卫浴、皮革等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位于集宁区北方家具产业园的内蒙古嘉泽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木材企业,先后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投资建设木材加工企业,有着“俄松防腐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俄桦定标制材领域的先行企业”“推动中俄木业联盟的骨干企业”“在一带一路上前进的新兴企业”等名号。公司董事长郭进海说:“我们公司是2017年从满洲里迁入京蒙产业园的,目前每年从俄罗斯进口30万立方米的原木,生产18万立方米实木板、刨花板、防腐板材和木家具制品并销往全国。年可实现产值3.24亿元、税收4245万元。”
有关资料显示,这几年,乌兰察布市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大。2019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八届中俄蒙美食文化节,与俄罗斯乌兰乌德市达成缔结友好城市意向,签署《中国乌兰察布市与俄罗斯乌兰乌德市合作备忘录》;圆满完成蒙古国东戈壁省代表团、日本关西地区“对话内蒙古”系列活动、美国国会议员助手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团接待任务,为构建自治区对外开放大格局做出了贡献。
随着合作伙伴不断增加,全市贸易国家和地区到目前达到80个。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增长8.45%。依托中欧班列,实现了矿产资源进口、整装汽车出口零的突破,并首次搭载跨境电商专柜发往俄罗斯,开启了全国首例俄罗斯亚麻籽搭乘中欧班列一站式到达中国内地的进口贸易通道。
联手发展, 海关业务前移 ,为产业增“底气”
2019年9月10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对外开放的大事还是接踵而来。5月12日,乌兰察布市七苏木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5月22日,七苏木国际物流枢纽铁路物流中心工程在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开工;6月5日,蒙古——乌兰察布——二连浩特换轮项目成功完成了单车转向架及车钩换装试验,标志着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迈出关键一步。
在自治区整个对外开放的大链条中,乌兰察布片区尤以中欧班列运营、国际公路货运、贸易组织为主要业务,配套金融、信息等现代供应链服务,为企业业务合作提供便利化保障。乌兰察布枢纽片区已建成重点项目8个,累计完成投资12.41亿元,其中,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项目5个,包括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商品展示中心、海关监管区、中欧班列配套加工仓储集散区、中欧班列枢纽装卸平台与货场,已完成投资6.26亿元。与此同时,由该市运营主体作为投资方,已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莫斯科、乌兰乌德建设多个境外国际物流园。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自治区提出要让二连浩特和乌兰察布一体化发展物流产业的构想,这对乌兰察布物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北方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占亮说:“口岸功能往内陆前移是全国发展大局所需,接受这个任务,乌兰察布市是最适合的地方。我们园区主要打造‘商贸基地+物流通道+互联网’的模式,目前已建设规划建设的三分之一,局部开始运营。内蒙古需要打造产品外出的窗口,我们也正在打造这个窗口。”
窗口建设,软硬环境必须同步优化。郭晓东说:“现在我们乌兰察布开放要靠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个定位绝对不仅是限于乌兰察布境内,也不仅是限于我们周边呼包鄂市场。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远放大,深入融入到京津冀,乃至长三角、珠三角。因为我们距离曹妃甸港只有500公里。如果就靠乌兰察布当地的资源不足于支撑物流枢纽,还有我们没有市场,消费能力也很低,那怎么能‘无中生有’,那就靠专业市场,我们将建设能源供应保障市场、矿产品交易和高端化市场、木材加工交易市场、装备制造业生产市场、生活日用销售及果蔬分拣市场、大数据产业市场等多种专业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对于优化软环境,乌兰察布也有深入的思考和应对举措。首先,提升对以“打造中欧班列枢纽门户、建设国家向北开放综合枢纽”为统领的全区开放发展战略高度的认识,加强与全区开放战略统筹协调。其次,整合激活口岸存量开放要素资源,搭建一体化口岸综合服务平台,与我国广大腹地形成双向辐射,畅通中欧班列战略大通道。第三,集中集聚我区有关口岸外贸的资源政策,统筹开发建设运营,提升完善口岸物流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口岸各类要素资源整合配置,重点整合满洲里和二连浩特“边民互市区、综保区/保税区、产业园区”,集中集聚口岸铁路公路运输、换装、仓储、保税、通关、加工等设施功能,实现要素功能协同融合,一体化管理,实现口岸枢纽效能最大化。
今天,扩大开放,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开放新高地,走出新路径,已经成为乌兰察布上上下下的共识。时下,说开放、议开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成了这里一大热门话题,从人们热气腾腾的议论中,我们看到了乌兰察布这片开放热土的美好愿景。
【链接】
政策先行打造发展新高地
乌兰察布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扩大开放的优惠措施,公路、铁路、航空互联互通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明显加快。
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乌兰察布市发展思路和目标,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物流节点城市,培育物流龙头企业,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完善交通服务网络,推进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对外开放和区域协作,信息化进程和新技术应用,扶持政策。
二、《乌兰察布市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包括农产品发展优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流通服务体系结构,乌兰察布市农产品流通总体布局,乌兰察布市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与改造,农产品产地贮藏库建设,京津地区销地配送中心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
三、《乌兰察布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囊括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乌兰察布市专业物流规划,物流节点规划,物流通道规划,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物流发展重点工程,发展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四、《乌兰察布市关于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该市关于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涵盖无车承运企业(网络货运)税收奖励,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评定奖励,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奖励,新建物流项目仓储用地优惠措施,新建物流项目土地出让优惠措施,物流企业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政策,城市物流车辆通行便利化服务政策等。
(美鲜 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