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

  【核心提示】

  ●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既是内蒙古的责任担当,又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标定新位置,拥有新价值,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朱晓俊  邢智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发展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为“十四五”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明确了方向。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既是内蒙古的责任担当,又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标定新位置,拥有新价值,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形成融入国内大循环的产业优势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融入国内大循环的首要任务,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寻找区域经济在内需背景下的产业分工地位。一是围绕和服务新的全国产业链、价值链的构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巩固传统产业优势,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壮大能源进口替代产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机遇,把握国际、国内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广泛参与现代能源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牧加工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健康产业技术体系、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技术体系、现代装备产业技术体系、现代材料产业技术体系、现代数字服务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三是扩大产业升级的有效投资,围绕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投资力度,结合产业“拓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四是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把融入国内大循环落实到产业、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上来,以质量立品牌,以品牌促质量,以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和产品品牌,质量与品牌联动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

  深度融入国内消费市场

  当前,随着居民购买力与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消费正在加快从数量型、生存型、温饱型消费向质量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居民家庭对消费品质与安全的主体意识会越来越强,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需求结构和消费品质升级是驱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驱动力,适应消费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是融入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一是以全面保障民生、促进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关注完善收入分配,合理调节阶层与城乡利益格局。以进城农牧民、新型职业农牧民、大学毕业生为重点,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持续提升消费能力。二是聚焦人民群众未被满足的基本需要和尚待激发的潜在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康养产业等提供绿色、安全、健康、优质的消费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国内既有需求和开创新需求,充分体现消费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作用。三是积极发展新型消费,鼓励发展以网络购物和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加快拓展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以及安全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使区内市场融为一体。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形成国内大循环,意味着新一轮的产业梯度转移的开启和产业分工的重构,意味着国内要素循环会进一步加快。内蒙古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短缺的挑战,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区畅通要素循环的重大机遇。营商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产业承接、要素的集聚以及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是融入国内大市场的关键环节。相关研究表明,内蒙古主要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国经济总量前100个城市的中下游。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需要进行一场自我革命,来一场攻坚战,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各类行政限制和非公平竞争,彻底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各方面限制,以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改变过去依靠煤炭资源招商、土地资源招商、低电价招商等变相的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把资源配置权尽可能交给市场,大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加快完善适应国内经济循环的经济布局

  形成融入国内经济循环的核心平台

  未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这意味着形成统一国内大市场的关键力量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意味着生产要素将更多地在中心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流动、交换,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国内市场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因此,完善适应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布局是融入国内循环的核心抓手。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发展呼包鄂城市群,推动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打造我区参与国内分工体系的核心平台;全力提升赤峰、通辽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打造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结合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多措并举加强投资,提升发展平台的集聚要素能力。另一方面,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围绕新一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京蒙合作,鼓励环京津周边区域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公共服务转移,建设京津冀的“菜篮子”“后花园”“旅游康养基地”和产业发展配套基地。

  发挥向北开放桥头堡优势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以我为主”的国内大循环是经济增长从外需到内需的重点转换,绝不等于“以邻为壑”,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内蒙古具有联通内外的天然区位优势和长期形成的向北开放优势,今后,中蒙俄经济走廊在我国外部循环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合作区、开发区、保税区、中欧班列等对外开放前沿高地和平台的作用,聚焦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为国家高水平开放探索新模式新经验,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作出应有贡献,是我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重要价值的新体现。

  构建大物流体系

  畅通商品循环

  国内大循环也是流通的大循环。内蒙古已基本具备了与国内消费中心、生产中心联通的条件,通过畅通物流融入国内大循环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是依托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赤峰、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国家物流枢纽,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加快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物流活动组织化、规模化运行。二是进一步畅通国内通道,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发展多式联运,降低联系国内市场的物流和交易成本。三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多式联运、以内蒙古为始发点汇集点的国内大宗工业产品的循环班列。探索口岸功能前置,采取班列“+物流枢纽”“+加工制造基地”模式,变“经济通道”为“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提升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附加值”。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科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论道
   第07版:观察·兴安
   第08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三)
开启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践行20字标准 做新时代好干部
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