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困户变成了我的亲人和朋友

  ◎刘子群(通辽市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布敦花嘎查第一书记)

  □本报记者  钱其鲁

  2020年11月2日  晴

  深秋下午的阳光温热,结束了一天的贫困户信息采集工作,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驻地的火炕上,忽然电话铃声响起,是曾经包联村的党支部书记打来的电话,他与我聊起了当年一起扶贫的点点滴滴。

  挂断电话,回忆瞬间席卷了脑海。还记得那年夏天,当时我刚刚担任常胜镇新民村的第一书记,虽然刚开始到村上有些摸不清头绪,村干部和群众对我也有点冷漠,但没能浇灭我做好扶贫工作的热情。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组织干部进行捐款和跑东跑西找企业拉赞助的辛酸,也正是这10200元的启动资金买来的鸡雏、菜籽、秧苗让我开启了扶贫之路。之后我积极联系农牧局为贫困户发放科技种养殖类的书籍,还组织干部们捐衣物送温暖,逢年过节给贫困户们送大米、白面和粽子等节日礼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我们与贫困户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

  扶贫就是民生工程,除了带动贫困户发展,还要解决他们的困难。有一次,20多名群众“闯”入我们驻地,原因是他们稻田里的两口井坏了,涉及800亩稻田和21户百姓,当时我紧急如焚,经过多方协调,终于从水务局协调了两口机井,加上拉电,算下来共为群众节省4万余元。

  找我们解决问题的群众越来越多。记得那年干旱,老百姓为了浇地苦不堪言。于是我们积极联系旗气象局,在村里设了一处人工降雨点。当12枚增雨炮弹升空、大雨倾盆而下的一刻,老百姓们欢呼雀跃。

  2020年11月13日  晴

  今天在入户中见到了一位年轻的“老朋友”,她的名字叫毛慧书,与母亲二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以前,这个小姑娘还是初三的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父亲长年患病在床,家中只有母亲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家中生活也十分拮据。面对清贫的生活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她十分自卑。后来父亲因食道癌离世,再次击垮了这个家庭,她变得更加悲观,每天像一只刺猬一样蜷缩在教室的角落。

  就在全家都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家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帮助她家落实了低保政策,还用5.2万元的扶贫资金购买了4头基础母牛,配套建设了青贮窖池,之后还落实了村级保洁员岗位、“一站式”服务、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庭院经济和高中在校生补助等项目。针对毛慧书的心理状态,对其开展了“扶志”教育,我们每次到她家都会跟她聊天,有时聊聊遇到的困难,有时聊聊未来的理想规划,也会偶尔讲讲笑话给她听。这些关怀和温暖,让她们全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让这个小姑娘的思想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今天再次见到她,看到她十分的活泼开朗,于是我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她笑着说:“考研,当一名老师回馈社会!”听到这话我十分的欣慰,我不知道她“破茧成蝶”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但是我知道,她正用新生的力量续写着不负青春的人生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三)
四家子村脱贫的N种打开方式
“咱村哪家养殖脱贫户最牛?”
贫困户变成了我的亲人和朋友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集萃】
“互联网+”圆了我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