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源动力” 育出好干部

  □本报记者  宋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赤峰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聚焦中心工作,强化全面统筹,完善政策机制,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切实为乡村振兴凝聚一批适应发展需要的优秀乡村人才。

  时值盛夏,宁城县小城子镇下窝铺村瓜果飘香,红润的苹果挂满枝头,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村党支部书记王旭正在为种植户李清富分析价格走势,商讨产品销路。

  “王书记年轻,脑子活,有干劲儿,大伙都愿意跟着他干!”李清富评价道。

  “之前在城里经商,日子还算殷实,了解到村里引才的好政策后,就放弃了外边的事业,回到家乡发展,也想为家乡做点事,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过上好日子。”王旭一脸憨厚地说。

  宁城县党建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许晓涛介绍,县里通过出台税费减免、金融扶持、场地提供、项目支持、创业孵化等政策,吸引400余名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回村创业发展,建立了“新乡贤”人才库,将他们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

  “全市以嘎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打造过硬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出台《关于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优秀人才到嘎查村任职的若干措施》,累计吸引各类人才2309名回村任职,全力打造一支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头雁’队伍。”赤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广智说。

  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赤峰市采取“乡招村用”的方式,招录2075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下沉到嘎查村锻炼服务至少5年,全部选入“两委”班子,为乡村产业振兴配备了一支学历高、专业对口、留得住的“专职村干”队伍,既为大学生干事创业提供了沃土,又为产业振兴积蓄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城里来采摘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一天比一天热闹,大伙的钱袋子也跟着越来越鼓,多亏了辛书记的好点子。”巴林左旗林东镇福山地村民姜柏东笑着说。

  村民口中提到的辛书记,正是“乡招村用”人员辛雅菲。福山地村是典型的城郊村,多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发展力不足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辛雅菲结合村情实际,鼓励村民搞庭院经济,发展李子、扁杏等游园采摘产业,手把手教会村民利用短视频直播带货,提高致富本领。大家都称,“辛书记给村里带来了新变化”。

  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脱贫成果才能巩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2021年,赤峰市持续向脱贫嘎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的嘎查村选派第一书记,以“尖兵突击”打破“发展壁垒”,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中选派农牧、教育、卫生等各领域人才扎根基层,让他们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中大展拳脚、各显神通。目前,全市已有10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深入一线,参与推动农村牧区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赤峰市将选调生在村期间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书记助理,全面接触村级具体事务,放到吃劲岗位,参与重大任务推进,接受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农村牧区广阔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为乡村振兴储好人才“蓄水池”。他们与群众结对发展产业,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讲政策、传知识,转观念、谋发展,用实际行动在农村牧区基层建功立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影像力
百人讲党课 声声入人心
暖心服务传递司法温情
当好“老百姓的官”
学党史 强信念
接受精神洗礼
“三字诀”打造 过硬“头雁”队伍
伸出援手
激活“源动力” 育出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