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编者按

  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沿边经济发展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发展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区直部门、部分盟市人员开展交流研讨,为内蒙古口岸发展把脉献策,为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现将会上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推动全面开放与沿边经济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张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更好推动开放发展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是打造集成发展新优势、形成协同发展新模式、开辟合作发展新路径。根据国内外经验,沿边经济的发展包括市场和产业两大关键性要素,环境和开放两大支撑性要素。从沿边经济的发展类型来看,内蒙古沿边经济的发展,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是利用国外资源、服务国内市场。可以充分利用对象国的矿产品、粮食、木材等资源开展增值性加工,有效服务国内市场。

  为进一步提升内蒙古沿边经济发展水平,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一是加快双向互动式开放,提升整合境外资源的能力。可采取境外建设种植区、加工区等,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二是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等地经验,推动离岸贸易发展,提升沿边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凸显制度优势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提升、开放平台整合、通关合作加强,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四是推动自主开放,形成沿边合作新路径。目前,国家开放战略已经由原有的国家制定政策、地方申请的模式,转变为地方创新政策、国家批复的模式。因此,建立边境开放综合试验区,推动形成沿边合作新路径,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提高内蒙古沿边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高级专家  柳孝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沿海、沿江、沿边发展三大战略,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沿边发展战略的初衷是以发展边境贸易为重要抓手,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特殊区域为主要平台,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进步。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边地区已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枢纽,通过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跨境旅游和产能合作,沿边地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桥头堡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

  内蒙古沿边经济发展具有大口岸、大交通、大市场和高位势的特点,建议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以此来提高内蒙古沿边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在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口岸,将边合区、保税区、县市区等沿边开放平台整合打造成集边境区域性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生产服务、区域性国际物流采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发挥内外两个扇面的连结辐射作用。二是加大内蒙古口岸与沿海地区及内地的合作,提升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三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精准招商,创新多种合作投资、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四是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产业转移引导基金、多元化投资渠道及中央企业支持沿边对口产业帮扶和培育机制。五是推动内蒙古沿边地区与邻国的区域经济逐步融合,加快研究建立跨境合作区。六是支持有条件的沿边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投资建设跨境和境外经贸合作区。七是加快口岸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提高通关效率。八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优惠政策。

  实现口岸经济转型发展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永军

  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迈出重要步伐,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但与新时期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推进思维方式变革,实现口岸经济转型发展。必须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重新审视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重点包括以下内涵:口岸经济是依托于口岸、服务于口岸构建的“内外联动、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口岸经济是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口岸经济是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重要形式。

  当前,对于口岸与边民互市贸易区协同发展不足的情况,建议将互市贸易区范围扩大,强化口岸分类管理,放宽边民互市贸易商品进口种类,严格控制新开口岸数量,提高边民互市贸易免税额;对于口岸对中欧班列服务支撑不够的问题,建议加强多式联运,积极拓展双向货源,积极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还需进一步统筹口岸与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形成互贸区与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三区联动发展;形成“境外种植”和“境内加工”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水平。

  探索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内蒙古社科院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副所长  范丽君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内蒙古的口岸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第一,口岸发展要实现边境管理、口岸管理法制化。逐步对接国际规则,适应俄蒙两国边境管理法律和中蒙俄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二,要立足口岸条件,量体裁衣,发展特色口岸。可以立足草原腹地优势,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及相关下游产业;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手工业朝“精致化、精美化、精细化、高质量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强口岸城市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型国际口岸城市。第三,新时代,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不能再依靠传统“雁过拔毛”的粗放型产业经济模式,需要转变观念,发现、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借助正在建设和启动的“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蒙自由贸易区”等,引进中蒙两国以外“第三国家”商品,除了俄罗斯、日本、韩国周边近邻国家商品,还可以引入吸纳“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低税、免税商品,丰富国际口岸的商品种类和品牌,以国际品牌提升口岸在国家向北开放和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第四,要规范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质量。第五,要将口岸城市发展嵌入国际科研合作新领域,发展“智能”“智慧”口岸城市。

  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合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关管理系副教授  李海莲

  边境陆路口岸开放型经济发展首先要基于口岸的边境优势和与毗邻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边境趋稳性和经济繁荣是口岸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旨;毗邻国家经济、文化差异的地理梯度,以及在资源、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禀赋差异是口岸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陆路口岸可以基于区位优势促进内陆国家对外贸易与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合作。

  口岸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形成合理的空间经济布局。口岸凭借优势区位和推动型产业形成增长极,并通过物流、加工、保税、生产服务等纵横轴线,形成围绕增长极的网络式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口岸开放型经济的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一般而言,口岸开放型经济发展可依据各自不同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进行选择,形成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加工中心、区域旅游中心或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随着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和“单一窗口”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数据共享与大数据分析,通过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数据交换和国际合作,不断提高口岸的基础设施水平和通关效率,为口岸开放型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发挥优势  助力口岸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王金照

  口岸经济发展对于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和纽带、固边富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蒙古的口岸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包括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邻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空间有限;口岸城市建设运营的财政压力比较大等。

  口岸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好边境口岸两种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一是发挥跨境优势,充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畜(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本国的市场资源、邻国的市场资源等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和要素资源。二是发挥政策性优势,利用保税优势发展仓储物流、农产品深加工、两头在外的产业和面向外部市场的加工组装。

  口岸经济发展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转移支付,探索企业生产的相关税收优惠,在双边经贸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适当支持。二是处理好重点突破和全面布局的关系,充分考虑口岸的布局、口岸产业选择、产城相互支撑,开展系统和深入的口岸和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处理好发挥本地优势和导入外部资源的关系。地方政府主要的精力应放在平台建设上,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上。产业发展需要导入外部资源,大产业对接国内外大企业,利用大企业的市场资源和技术能力;小产业可加强与南方产业集群的合作,把小产业做出大规模。

  拓展口岸功能  促进产业落地生根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曲建

  口岸功能分为狭义功能和广义功能。狭义功能是指单纯的客货通行通道,是公益服务性功能;广义功能包括进出口贸易、进出口加工、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跨境旅游、人文交往、现代服务业等综合功能,兼具公益服务性功能和商业经济性功能。目前,内蒙古的口岸以过货通关、产品加工服务、口岸商贸服务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服务功能辐射面窄,难以对地区经济形成有效的支撑。为进一步提升口岸发展水平,建议重点拓展商业性经济功能,围绕口岸通道—口岸经济—口岸城市的升级方向,打造前岸—中园—后城的空间布局模式,推动口岸功能由公益设施向商业平台升级。同时,明确两大实施路径,促进产业落地生根。一是以小组团开发模式,科学推动口岸功能升级。小组团开发模式具有组团层次清晰、功能独立完善、业态组合丰富、开发尺度适宜,可快速成型等特点,采用此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可降低开发难度、减少资金需求、分散开发风险,提高成功概率。另外,前期要做好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与运营方案及项目投融资方案的制定。二是促进口岸园区转型升级,着力吸引高质量企业入园。进一步推动口岸园区由“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由“资源经济”向“增值经济”转型、由“贸易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还需遵循产业园区的代际升级规律,推动口岸园区由一、二代园区向高代际园区升级,着力提升园区的产业体系、空间形态、社会功能和环保水平等。

  建设边境经贸合作高端平台

  内蒙古大学副教授  彭秀芬

  内蒙古要依托口岸,切实发挥向北联通俄蒙优势,与沿线国家共同谋划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依托满洲里口岸,形成内连东北经济区、外接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至欧洲腹地的经济走廊;依托二连浩特口岸,形成内连京津冀经济区、外接乌兰巴托铁路和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至欧洲腹地的经济走廊;依托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形成外接蒙古国及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至欧洲腹地、内接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走廊,等等。借助于满都拉口岸、甘其毛都口岸、策克口岸和京包线、包兰线,辐射带动呼包鄂发展;借助于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和赤大白铁路,辐射带动锡赤通经济带发展。需要借助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和满洲里铁路口岸作为中欧班列两大通道的优势,推动中国海关、俄罗斯海关、蒙古国海关,中铁、俄铁以及蒙古国铁路的会谈与合作,做好互联互通,解决班列境外通关瓶颈。

  合力建设边境经贸合作高端平台。西部以策克、乌力吉、甘其毛都、满都拉口岸为重点,打造对蒙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加工和储备基地。中部以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为重点,打造集商贸流通、综合加工、国际物流、跨境旅游、人文交往为一体的对蒙经济合作的主要示范区。东部以阿尔山、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口岸为重点,打造对蒙跨境旅游和生态产业合作区。东北以满洲里、黑山头、室韦口岸为重点,打造集商贸流通、综合加工、国际物流、跨境旅游、人文交往为一体的对俄经济合作主要示范区。

  推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内蒙古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  斯庆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加大口岸基础建设投入,积极推动口岸开放,口岸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当前,内蒙古口岸发展进入了转型期:即由过去注重口岸数量增长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口岸功能拓展、效能提升的内涵式发展,口岸的带动作用由沿边口岸地区转向腹地盟市,口岸功能向腹地盟市拓展和延伸。

  在新形势下,口岸工作仍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的约束,打破路径依赖。从国家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实际要求出发,选准创新发展实施路径,提升口岸效能,为口岸量身定制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立足对俄、对蒙贸易大通道的区位优势,内引外联扩大口岸开放格局,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强化口岸大通关机制,共享口岸发展成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统筹兼顾,优化口岸布局和功能定位。当前,内蒙古口岸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口岸在布局和功能定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第二,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增强口岸经济发展动能。如何实现口岸地区“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关键在于口岸地区结合各自实际打造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第三,创新合作机制,助推口岸经济转型。沿边口岸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等因素,发展内生动力先天不足,加快沿边口岸地区产业要素聚集,必须加强区域合作。第四,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实施更高水平的便利化通关措施等,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展泛口岸经济,努力将内蒙古由口岸大区建设成为口岸强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化
   第11版:彩虹
   第12版:观察·阿拉善高新区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