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拉善高新区:勇于担当 全力为民企解难题

蓬勃发展的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点项目巴音敖包工业园区。
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俯瞰内蒙古庆华集团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入试生产阶段的一期项目。
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兰布和工业园区街景。
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液态钠灌装车间。
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建的中学操场。
内蒙古力善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氯化聚氯乙烯自动化包装车间。
内蒙古晨宏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宏章 刘丽娜

  走进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阿拉善高新区),处处能感受到这座地处大漠腹地的工业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批批投资者纷至沓来,一个个重大项目招商、落地、建设、试产;一个个招商引资成果在这片宜居宜业的土地上竞相迸发出活力。 

  数字是发展最有力的证明:2018年1—11月,非公有工业产值达137.5亿元,同比增长25.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4.64%,非公有制企业利润总额为5.4亿元,同比增长575%。在这份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折射出的是阿拉善高新区对民营经济的悉心呵护,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阿拉善高新区经济能够取得长足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和阿拉善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助力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高新区通过强化政策服务,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强制度创新,以优质服务保障园区民营企业发展,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使民营经济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审批提速服务贴心

  服务企业不单是高新区少数部门的事情,而且还需要全体干部同心协力、全力以赴。能否构建优质营商环境,关乎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样的认识,阿拉善高新区干部不放过任何一个为企业服务的机会,不漏掉任何一个为企业服务的信息,深入企业走访,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深入走访企业,信息越聚越多,高新区干部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要关注企业的核心需求,政府资源和服务应与之紧密对接。什么是企业的核心需求?企业择一地创业,就是为了更好的赢利,实现更好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坎儿,需要政府部门尽力帮一把。企业提出的核心需求之一审批提速,在阿拉善高新区得到迅速响应。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年产30万吨医药中间体、氨基酸、农用化学品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灵圣作物2017年6月开工,项目推进的如此顺利,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得益于高新区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硕果。“我们新上的精细化学品项目,可以通过自治区在线审批平台申报备案、能评等,审批部门可以一对一电话指导操作,实行不见面审批,特别方便,作为一名负责跑办项目手续的当事人,我对当前的审批改革有着切身的体会,真心为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点赞。”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郭亚运说。

  2017年,经自治区批准,阿拉善高新区被确定为全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通过“划转+进驻” 模式,将11个部门23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高新区企业多、办理手续多、耗时长的问题,专门设立了“工业项目审批科”,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将原来需要逐项办理的业务并联,同时办理。开展“容缺预审”,企业在办理业务时,在非主审要件“缺项”的情况下,审批部门可预审,缺少证件后补,最大限度缩短办理时间,减少群众跑腿。在阿拉善全盟“3550”改革目标基础上,构建“1330”审批体系,即实现1个工作日企业注册、3个工作日完成不动产登记权证、30个工作日取得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目标,让审批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成本最低。

  与此同时,阿拉善高新区还依托信息技术优化行政审批机制、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相继建设了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包括问、查、看、办、评等功能设计开发,可实现信息发布、阳光晒权、咨询互动、办事服务、评议评价等多种应用,包含办件进度查询、便民查询、权责清单、阳光政务、咨询投诉等模块,移动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对接企业和办事群众的需求,全力打造“马上服务,掌中政府”,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正在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负责人孙靖义告诉笔者:“以前办理营业执照需要提交的材料很复杂,并且还要将材料送至登记部门,费时又费力,现在只需网上提交材料,真的特别方便。”

  据了解,阿拉善高新区精简要件141个,精简办事环节108个,通过审批要件和审批环节的持续精简,入驻大厅事项总审批时限精简了1122个工作日,压缩了67%,真正做到群众和企业办事涉及到哪里,改革就延伸到哪里,改革的效应就体现在哪里。

  从群众来回跑到相对集中办,从繁琐复杂的程序到现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这是高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的初步体现。

  此后,该高新区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推动“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在内容上再丰富、外延上再拓展、质量上再提升,着力构建更加畅通、更加快捷的送达机制,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促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加快千亿元园区建设进程,保持高新区经济发展活力。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姜庆继说:“今后,我们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放管服 ’改革,激发活力和动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金融助力政策暖心

  走进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运输装载区,只见一辆辆运输车辆正井然有序地加装产品。据企业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车大都是运输煤焦油加氢项目生产的成品油车辆,今年年产50万吨煤焦油加氢项目生产以来,一直供不应求。谁能想到这个因为资金不足停滞4年的项目,能够有如此红火的生产场面!

  内蒙古庆华集团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经理高守说:“前几年因为市场原因,我们企业资金周转很困难,导致这个项目缺乏启动资金,所以迟迟没有投入生产。如今能如火如荼的运行,全靠高新区的暖心服务。”

  笔者了解到,为了推动这个项目尽快投产,高新区金融办通过调研分析,最终决定设立产业基金,以投资加租赁经营的模式,为项目生产注资。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资金会存在基金合伙人一方银行户头,企业如需使用,必须经过使用资金计划预算审核,由合伙人购买生产原料,企业只负责生产销售环节,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合伙人一方的投资风险,又盘活了企业设备资产。

  “资金到位以后,我们很快就进入了试生产,现在生产顺利,产品品质不错,销售情况特别好,既盘活了企业资产,又增加了产业产值和利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高守说。

  近两年来,阿拉善高新区不断聚焦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致力金融改革创新,全力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把破解企业资金瓶颈问题作为帮扶企业的“头号工程”推进、落实。高新区结合“一企一策”帮扶措施,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同时,还积极创新“助保贷”合作模式,通过与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兰太实业等优质企业合作,以产业供应链模式,扩大“助保贷”业务的范围,与阿拉善农村商业银行、包商银行、邮储银行、方大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签署“助保金贷款”合作协议。截至目前,高新区促成金融机构为企业投放信贷资金19.06亿元;通过“助保金”贷款业务为中小微企业贷款1974万元;转续贷“过桥基金”为中小微企业贷款11474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6482万元。

  与此同时,该高新区还在拓宽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上下功夫,强化企业资本意识,推动优质企业融入资本市场,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和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分别在高新区设立工作站和办事处。

  今年,阿拉善高新区又在打造金融服务平台上做起了文章,通过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连接投资者、融资者、金融产品服务提供者、金融配套服务提供者,打造一个独创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解决中小微融资主体与金融市场各类资金主体的信息不对等问题。在这个平台上,资金需求方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条件,在网站上发布自身所需要的资金额度,而资金供给方也可以在平台里寻找自己满意的需求方,以线上线下相互配对撮合的方式,为每个需求方量身定制金融产品,还让用户获取最新金融咨询和交易体验,实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目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正常运转。

  “我们一直把工作的着力点和重心放在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和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水平上,今后我们会不断完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合理运用金融资源,严格金融监管,扎实做好协调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金融工作在打造千亿元园区进程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高新区金融办主任魏云广说。

  创新驱动改革用心

  在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每个建设单元都有工人在忙碌地施工,管线铺设、设备调试,所有人都为项目尽快投产做着最后冲刺。这一年来,不光企业为投产紧张忙碌着,高新区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保障企业顺利投产。

  今年,高新区以建设人才及就业劳动平台为契机,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去,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也随高新区人社局先后到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甘肃会宁县开展专场招聘,企业已经陆续招聘到涉及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类人才,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部分工种用工难的问题。针对企业用电需求,高新区还为企业架设了聚实能源110千伏专用输电线路,此线路预计试生产负荷约为10万千瓦,正式生产后用电负荷约为12万千瓦工程。项目采用双回路供电,为企业生产提供动力保障。高新区经信局局长吴敏说:“我们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选实施业主,加快供电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并在工程建设中指派专人全面跟踪服务,全力协调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困难,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仅如此,高新区还投资370万元,修建了聚实能源原材料运输专线道路,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还为企业的畅通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阿拉善高新区积极打造促进成果转化的科技孵化平台、服务园区和企业稳定发展的人才及劳动就业平台、扶持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支撑园区持续发展的综合配套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现代物流平台以及着眼园区长远发展的社会事业平台,不断加强服务企业力度,优化企业经济发展环境。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孔德贵说:“我们以补齐园区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改进服务方式,突出服务职能,坚持把打造‘六大平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使园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从建立科技孵化平台入手,建成了全区首家科技孵化园,已有高端树脂等8个产品成功入驻,胺法脱硫等9个技术成功应用。目前,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引进消化吸收世界领先技术41项,拥有专利90项,自主创新技术53项。以建立金融服务平台为落脚点,通过组织银企对接,扶持企业上市,开展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金融合作交流等措施,以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打出服务实体经济组合拳。目前,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2家、“新四板”挂牌19家。综合配套平台方面,经济发达镇试点获自治区批复,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项目发展顺利,与中国能源工程集团签署了总投资30亿元的增量配电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与阳光电源达成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项目合作意向;建立阶梯水价制度,水权转换工作取得新进展,黄河水指标累计2000万立方米。为打造现代物流平台,编制完成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铁路物流规划,物流联盟信息平台组建和陆港运维有效开展,庆华集团千年路物流公司取得代理报关、报检审批手续,山西快成大型物流电商企业成功入驻。大力实施人才就业平台,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和人才交流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分别与赤峰、乌兰察布及甘肃、宁夏等地区建立政府间劳务派遣合作机制,以及采取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菜单式学习、订单式培养等举措,累计解决企业用工2000余人。通过竞聘上岗、全国招聘、急需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各类短缺人才200余人。做好社会事业平台,投资1.5亿元建成乌斯太中学、蒙古族幼儿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图书馆等民生项目;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综合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从降成本、减负担到缩短行政审批时间、流程;从优化营商环境到注入金融活水促进创新发展……阿拉善高新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揽子利好政策不断为企业注入活力,点燃了企业家们的发展激情,营造民营骨干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增强了企业家们的投资信心,助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化
   第11版:彩虹
   第12版:观察·阿拉善高新区
阿拉善高新区:勇于担当 全力为民企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