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苏区的“缺盐岁月”

  当年红军征兵宣传“有便宜盐吃”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用浸湿棉袄的方式运盐上山
  盐是今日寻常物,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却一度陷入缺盐的困境。因为长期缺盐,到处都是“少白头”,人们的头发变白,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眩晕,甚至昏厥。红军战士们体质明显下降,部队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中央苏区缺盐,是当时国民党军事“围剿”加经济封锁的结果。

  1931年5月3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布新《盐法》,对食盐的产销、储存严加管制,明令禁运、私卖。这一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国民党加大了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的力度,他们在江西南昌设立食盐火油管理局,苏区周边各县下设食盐火油公卖委员会,推行“计口售盐”、“封锁匪区办法”,宣称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

  当年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435万军民每月耗盐量至少也要15万斤以上,一时之间造成食盐供应空前紧张,盐价暴涨,一块光洋在白区可买7斤盐,在苏区却买不到自身重量的7钱3分,所谓“盐顶七钱三”,还常常有价无市。

  除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时任红3军团第4师政委的黄克诚回忆说,“左倾”让苏区缺盐的状况进一步恶化,《黄克诚自述》中是这么表述的:“过去可以从赣州、吉安等地把盐运进中央苏区,这时候中央苏区吃盐却成了大问题。国民党加紧对中央苏区实行封锁,固然是一个方面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实行过‘左’的政策,把私商这条线也割断了,等于自我封锁起来,这样就只好没盐吃。当时兄弟部队见面时,能向对方要到一点盐,就是很难得的收获了……”

  周恩来岳母挖土墙换硝盐

  193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瑞金县安治乡一处偏远山村的废弃茅厕土坯墙边,有个年近六旬的老人挥锹刨土,不料土墙坍塌,她来不及躲避,摔进2米多深的坑里。幸亏有老乡经过,才把她救出来,紧急送到中央苏区红色医院时,已是深夜,她的女儿和女婿正在焦急等待。这个老人名叫杨振德,她的女儿是邓颖超,女婿是周恩来。

  杨振德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刨茅厕土坯墙?答案是缺盐!

  中央苏区没有盐吃,只能土法熬硝盐。硝土哪里来?老屋墙上,地窖里面,甚至找棺材底下的泥,挖来煮出硝。这种土法熬制的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还有毒,但总比没有盐好。不过,即使是这种硝盐,也是极度缺乏的。1933年夏,杨振德出去挖硝土险遭不幸时,正逢中央苏区经济严重恶化,盐荒加剧,周恩来因为长期缺乏盐分,加上天热,晕倒了,当时他正骑马赶路,直接从马上掉下来,情形很危险。

  杨振德着急。她从硝盐厂打听到:只要能挖到20斤上等硝土,就可以换取二两硝盐。于是每天下班后,她就挑着担子带着锹四处转悠挖硝土,大家都在挖,她越走越远,终于找到了安治乡那个废弃多年的茅坑……周恩来一向孝敬岳母,但这一次等她伤愈后,他发了一通火,并把岳母辛苦换来的硝盐送给中央红色医院。

  食盐供给,人人平等。毛泽东坚持每天食盐的最低标准,不多占一分。因为缺盐,毛泽东常常冒冷汗、脚发软。有一次罗荣桓从前线带回两担优质海盐,分配给每位中央领导3小包,毛泽东三送三拒,在他的带动下,两担海盐全部送去中央红色医院——当时药品奇缺,伤员只能用食盐水冲洗伤口。

  “潘冬子送盐”是真实故事

  1934年1月25日,彭德怀率领红军攻克福建沙县。红军在沙县县城里,缴获了大量食盐,还有粮食、布匹和各种武器,这些缴获物资均为中央苏区所紧缺。打沙县的是红三军团,开国上将王平时任红三军团第11团政委,他后来回忆说,接到命令赶到指定地点与红一军团换防,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见到王平第一句就是讨盐,“林彪看到我们穿戴整齐,还带着不少东西,非常高兴,头一句话问我们有盐没有,我们把盐和腊肉分给红一军团一部分……”

  中央苏区红军多次入闽作战,后人说起这段历史,常常称为“夺盐战争”。

  共产党的办法,远不止有熬制硝盐与“夺盐战争”。中央苏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打破食盐禁运:大力发展公营商业、发展消费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实行适度宽松的税收政策、加强对外贸易干部的培养,为保障流通,稳定市场,还设立了国家银行,发行货币、股票、兑换券、公债券……多管齐下,政策对头,白区的商人都乐于跟苏区做生意,后人将之称为“赤白贸易”。尤其是食盐贸易,由于苏维埃政府实行保护和鼓励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深得民心,苏区群众和白区开明商人千方百计藏匿食盐,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封锁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苏区。其办法之多、行动之隐秘,令国民党防不胜防。

  电影《闪闪的红星》有个细节,潘冬子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这种送盐方式是真实的故事。当时群众送盐进苏区的办法有:把棉衣、棉裤浸泡盐水,晒干穿在身上,带进苏区,然后水洗变成盐;将大毛竹的竹节打通,灌进食盐,密封好,做成竹筏,撑进苏区;把盐、药品装入棺材,后面跟一群披麻戴孝的妇女、儿童,扮成送葬队伍,走出封锁线;把粪桶做成双层,下层放盐,上层装粪,挑回苏区;有的妇女还把盐包捆在腹部,假扮怀孕,躲过敌人检查……

  1933年2月,苏维埃中央国民经济部和对外贸易总局成立,随后又成立了河流修道委员会和转运局,打造了300多艘货船,从水、陆两路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当年10月,外贸总局利用广东军阀陈济棠跟蒋介石的矛盾,与陈济棠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用苏区的钨砂换取广东军阀的食盐等紧缺物资。赣县江口外贸分局独当一面,为中央苏区解决了70%的食盐用量,被誉为“苏区第一海关”。(据《北京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内蒙古·关注
   第05版:内蒙古·足球
   第06版:专题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健康
   第15版:钩沉
   第16版:劲爆体坛
1960年中国人探险珠峰的壮烈历史
中央苏区的“缺盐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