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避免校内托管成为鸡肋?

  校门关了,家门没开,“三点半”及其一系列衍生问题长期为全社会所关注。2018年9月,一些地方在秋季学期全面推行校内延时服务。然而据《半月谈》报道,政策推行两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觉得“校内托管”就是鸡肋,部分小学参加校内托管的中高年级学生也呈现日益减少的趋势。记者了解到,对于这一“好政策”,家长和学校似乎都有诸多不满。

  校内托管成鸡肋,俨然成了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既浪费了政府财政和老师的精力,又让家长还得为孩子花钱去上校外的托管机构。但是,家长老师双方都对校内托管不满意,说到底并不是采取校内托管这种办法本身错了,而是校内托管的运营没有设计好。

  对于老师而言,他们有家庭,他们也需要照顾孩子、家人。但是,老师为孩子花费大量个人时间在校内托管上,而财政经费相当有限,均摊到每位老师身上的补贴很少,使得老师获得的报酬很少,与付出不成正比。这自然无法激发老师参与校内托管的动力,可能只会把校内托管当成一种本职外的工作任务。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希望校内托管能切实解决家长和孩子的各种问题,不是只包含完成家庭作业这一项。

  因此,校内托管要让家长、老师都满意,实现双赢,首先,必须建立起激励机制,提高老师的动力。在校内托管的经费筹集上,可以尝试不完全依靠财政拨款,由现在的完全无偿走向有偿。实际上很多家长乐意付费,相反更不愿意参与不要钱却没有用的校内托管。当然,在校内托管的收费标准上,应当采取政府定价的方式,要合理,不能过高。而且,要切实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自由,要不要参加校内托管完全由家长决定。

  其次,学校要丰富校内托管的内容,增强校内托管的吸引力,让校内托管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新课堂,尽可能满足家长、学生的合理需求。校内托管不能只是照看学生在学校里完成家庭作业,还应当开设更多的兴趣课、活动课,让学生可以在校内托管班里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校内托管老师要像校外托管机构一样,尽到责任,认真记录学生在校内托管班中的行为表现。

  再者,要加强与社会上的校外托管机构的合作与竞争。政府可以用购买方式,请社会上的校外托管机构为公办小学提供校内托管服务。由公办小学提供教室场地,由社会上的校外托管机构来组织、承担校内托管的服务。这既能增强竞争,又可以激活校外托管机构的功能,一举多得。(据《法制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策划
   第05版:内蒙古·足球
   第06版:公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劲爆体坛
   第16版:广告
闲置的青城驿站应早“上岗”
政策“打架”
居民多年喝“墨水”,供水集团真管不了?
如何避免校内托管成为鸡肋?
104万住院费:必要保障不能缺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