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一个村 影响一群人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郝雪莲  《鄂尔多斯日报》记者  张  旭

  2018年8月2日,杭锦旗塔然高勒管委会乌定补拉格村发生一起水库地界纠纷,因双方争执互不相让,村民谢大娘跳入水库。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只见一个中年人衣服都没顾上脱就跳进了水里,拽住老人的胳膊救起了跳水者。这中年人就是鄂尔多斯市经信委驻乌定补拉格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哈斯其劳。事后谢大娘的儿女给哈斯其劳送来书有“父母之恩无以为报 救母之恩大于天”的锦旗。救人的事迹在广大农牧民中被传为佳话。

  “我感觉救人这个事也不算个啥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驻村第一书记,救人,是我第一反应,当时心里只想救人,没想那么多。”哈斯其劳不好意思地说。

  驻村8个多月来,哈斯其劳始终以增加农牧民获得感为出发点,修路打井、产业发展等等有关农牧民利益的事,他都尽一切努力,争取办成办好。如今,乌定补拉格村发展有思路、产业有支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自从来了哈书记,村支部有了主心骨

  2018年3月,42岁的蒙古族汉子哈斯其劳来到乌定补拉格驻村,此时他除了市经信委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又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乌定补拉格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第一天来到乌定补拉格村他就获知:该村地广人多,贫困户多。主导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村大部分面积地处丘陵沟壑区,常年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草场和耕地面积少,农牧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全旗平均水平,是杭锦旗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

  驻村工作看似平凡,却千头万绪,怎样开展好工作?如何更好服务基层一线的农牧民?是摆在哈斯其劳面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高效开展工作,他不断加强驻村工作队内部管理,和村“两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鉴于乌定补拉格村面积大、贫困户多的实际情况,他将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精细化分工,形成了“全村一盘棋,分工不分家”,紧急任务齐出动、常规任务各担当的工作模式,充分锻炼了驻村工作队员个人作战能力和团队之间的分工协作能力,双管齐下,既搞好了各项驻村工作,又提升了个人能力。同时,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发展难题。首先是为破解档案资料过多且不便高效利用难题,他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互联网云盘的模式,首创了一套高效、节约、环保、科学的工作档案管理新方法。通过云盘的应用,队员们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查阅、共享资料,实现了“一个云盘、全员共享、随地调阅”的“口袋档案”模式,既方便了工作,又提高了办公效率。其次,建立了“一事一纪实”的工作方法,要求每位队员将每件工作或每日工作完成情况写入统一纪实模板中,并分类上传至云盘目录实时更新,做到工作互通,信息共享,随时随地查阅和提取资料,实现工作方式的创新,大量地节约了时间和精力,让驻村工作队员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村头、坐炕头”,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走访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感受和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真正需求。

  好口碑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哈斯其劳把驻村工作视为历练自己的一次机会,以此激发自身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激情。

  因自然环境恶劣,村内道路崎岖难行,雨天更是泥泞险阻,走访入户时车辆经常在风雨中深陷泥潭,甚至数次遭遇险情,但是群众的事无小事,驻村以来,他带领队员们累计入户走访480余次,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和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先后为贫困户办理了一批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产业扶持项目。帮助村里老、弱、病、残等特殊户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真正沉下心、俯下身,集中精力为农牧民办了一些实事、难事、好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了驻村包联作用。

  因村情复杂、草牧场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驻村以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委小到调解村民家庭矛盾,大到参与化解集体土地纠纷事件,共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群众对他这个从市里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受到了村民们广泛赞许和认可。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提起工作队,村民和贫困户总是津津乐道,就连老支书周根不止一次的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乌定补拉格村是杭锦旗重点贫困村,扶贫紧急任务和接访调研多如雪片,队员们往往需要兵分几路开展走访入户、摸底排查、完善档案、动态识别、社员评议等各项工作,时常加班加点,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每次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扶贫工作屡次得到管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他把农村当成了家

  村里条件虽然艰苦,哈斯其劳却从不喊苦喊累,他把这里当作他的家,一心只想为农牧民多做点事。周末到了,难得回一次家,刚踏进家门,6岁的女儿抱着爸爸不放手,生怕爸爸再跑了。刚脱了鞋准备坐下,电话响起,明天上级到村里检查工作,要准备检查材料。本来说好了周末陪孩子,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命令就是军令。哈斯其劳二话不说,开车回了村。

  乌定补拉格村留守老人多,收入来源仅凭靠天吃饭的传统种养殖业,想要实现增收致富达小康的目标,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怎么快速引进小产业来搞大扶贫?哈斯其劳一度陷入了思考。经过多方打听,在今年4月的一天,他获悉锡林郭勒草原黑蘑种植项目比较符合乌定补拉格村实际情况,就马上有了将草原黑蘑引进乌定补拉格村的初步想法。在与管委会、村委有关负责人商议后,远赴锡盟考察草原黑蘑种植项目。通过实地学习、观摩,详细了解黑蘑种植的周期、工序、成本等细节,并与当地公司就菌种引进、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市场运作等合作展开洽谈。经多方努力后,草原黑蘑菇种植项目成功落地乌定补拉格村。为确保首批黑蘑种植的成功,他带领驻村工作队专门打造了两间示范蘑菇房,进行示范种植和技术培训指导,同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远程监测温度、湿度。蘑菇基地和3户贫困户试种成功后,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纷纷表示要参与下一批的草原黑蘑种植,至此,成功实现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脱贫的转变。

  哈斯其劳说:“当我们若干年后回忆往事时,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有我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乌定补拉格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我们做出的贡献,我们此生不会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策划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内蒙古·人物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小记者·实践
   第13版:小记者·习作
   第14版:声音
   第15版:汇生活
   第16版:劲爆体坛
改变一个村 影响一群人
党的忠诚卫士陈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