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扎网公益正能量团队
通辽市扎鲁特旗扎网公益正能量团队是在2007年国庆节时由社会各行业爱心人士自发成立的社会扶贫志愿者团队。通过互联网和线下志愿活动,感召广大社会志愿者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到2017年,注册志愿者达99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12900小时,团队中不断推选出内蒙古好人、通辽好人、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等。志愿者们经常走进贫困户家中送米送面送衣,送上社会的关爱与温暖,通过网络平台对接协调各类捐赠物资约60万元。为重病和遭遇车祸儿童募集治病款约50万元。共主办或协办各类大型公益活动180余场次,直接帮助捐助贫困群众230余人,受益学生3万余名。发布寻人寻物信息8900余条,帮助对接找回失物2600余件次。开展了向贫困乡村捐赠衣物活动,助力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50余人次,人体器官捐献登记20余人。积极为政府和社会扶贫促进会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扎网已成为国家网信办指导举办的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中国“文传榜”提名创新团队,内蒙古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示范性青年之家,受到共青团中央的点赞和鼓励。 |
|
|
39.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6月,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草原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支乌兰牧骑坚持到农牧区为广大群众送歌献舞,累计深入牧区、厂矿、社区、部队及旗外演出达1万多场(次),同时累计完成艺术创作近3000部,荣获各类作品奖600多部。数十次获得“全区十佳乌兰牧骑”“全区双服务先进乌兰牧骑”等荣誉称号,以及各级各类演出“金奖”。近年来乌兰牧骑每年还创作编排2~3台不同风格的文艺晚会,丰富全旗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对外宣传作用,先后赴延安等20多个省市和香港、澳门,传播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自2012年开始走出国门,赴美国、奥地利、蒙古国及非洲一些国家访问演出。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为该支乌兰牧骑回信,给予关怀,指引了方向。 2018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等荣誉称号。 |
|
|
40.创造库布其绿色奇迹的杭锦人
库布其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其中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1万平方公里,占沙漠总面积的53%,被喻为生命禁区和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从50年代开始成立国营治沙站,1997年连续三年修通了115公里的穿沙公路,杭锦人发扬“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经过几十年的沙漠治理,全旗植被覆盖率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2%增加到2018年的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9年的175元增加到2018年的18248元,其中来自沙区生态建设的收入达10000元。现在,“穿沙精神”已经升华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形成党的坚强领导,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运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社会多元化投入“六轮驱动”的生态建设模式。 杭锦旗2017年起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201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同年整体退出自治区贫困旗,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库布其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成为享誉中外的绿色奇迹,治理模式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
|
41.军地携手治沙人
2001年,阿拉善军分区党委以驻一方水土,利一方百姓为己任,带领官兵投入“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的生态阻击战。2014年,携手深圳交易所党委成立了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先后募集公益资金5000多万元,全部用于植树造林事业。18年来,阿拉善军分区相继退休的李旦生、张新华、李海德司令员、张学增政委、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黄高成夫妇放弃大都市安逸的晚年生活,带头组织参加植树会战。在他们的感召下,先后有100多名退休军官、2000余名退役战士、36批百余家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近万名员工、驻地26万军民投入植树大会战。经过军地双方的艰苦奋战,最早建设的“青年世纪林”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1.5万亩,形成“中国上市公司生态林”“八一同学生态林”“深圳通信卫生林”“边防军民生态林”,种树达16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形成了宽4000米,长30000米的绿色长廊。2016年,阿拉善军分区被评为“全军绿化先进单位”,阿拉善生态基金会荣获“中国十佳绿荫基金会大奖”,2017年又获“全球影响力投资创新典范奖”。2016年底,4位退休老司令获评“全国感动边疆年度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