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趣话“冬”瓷

  暗纹冬青釉双耳瓶
  “踏雪寻梅”粉彩印盒
  忍冬纹釉里红玉壶春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季节,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韵味,哪怕天寒地冻的冬季也自有它专属的美妙意趣。因此,惯于展现美丽与优雅的瓷器也与冬多有关联。时已立冬,一起来赏析与“冬”有关的瓷器。

  有一种釉色,叫冬青釉。明代在仿制宋元龙泉窑青瓷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青中透绿、苍翠欲滴的青釉,因和冬青树的叶子较为相似,便被后世称为冬青釉。就像青釉在寒冷的冬天被冻住一般,闪现出迷人的光泽,因此也叫冻青釉。笔者收藏的一只清代双耳瓶便施以冬青釉,使瓷瓶看起来颜色纯净,光泽照人。它仿照商周青铜尊的造型,六棱,大敞口,长束颈,颈有方形双耳,腹部微隆,高圈足,口径14.3厘米,底径15.4厘米,高38.7厘米。瓶上雕刻多种暗纹,颈部上方有花卉纹,下部有蕉叶纹,腹部雕刻龙凤纹、夔龙纹、饕餮纹等纹饰,使得这只瓷瓶看起来具有青铜器般的威严。

  有一种纹饰,叫忍冬纹。忍冬,即金银花。因忍冬凌冬不凋,花开黄白二色,宛如金银,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因为纹饰优美、寓意吉祥而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的卷草纹、缠枝纹、缠枝花卉纹等都有忍冬纹的影子。笔者的好友老张便收藏有一只元代忍冬纹釉里红玉壶春瓶,它敞口,长束颈,削肩,鼓腹,圈足,器型优美,口径11.3厘米,底径14.5厘米,高28.7厘米。瓶身装饰忍冬纹,只见在翻卷的叶子中间,盛开着瓣蕊分明的忍冬花,显然妖娆动人。

  有一种冬景,叫踏雪寻梅。瓷器上多有展现冬天景致的画面,其中,以踏雪寻梅最为雅致。据明末作家张岱所著《夜航船》记述:“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踏雪寻梅,从此成为风雅一景。这般美丽的景致,在清代瓷器上多有表现。藏友江先生收藏有一只民国时期的粉彩印盒,盒盖上绘制的图景便是踏雪寻梅。这只印盒呈扁圆形,口径7.5厘米,底径4.3厘米,高2.8厘米。画面中,只见一个古代文士骑着驴子,正朝江边的梅树缓缓走去,江面上雪落茫茫,远处山峦一片朦胧,意境极为优美。

  有一种器型,叫冬瓜罐。冬瓜罐因形似冬瓜而得名。在明代永乐年间,冬瓜罐这种器型便在龙泉窑中出现,不过,到了清代道光年,它才流行开来,从而成为清代中后期的一种主流器型。在当时,具有生活情趣的冬瓜罐不仅成为平民百姓的常用物,就连达官贵人也深为喜爱。藏友老马收藏有一只清代青花冬瓜罐,它收口,缩颈,丰肩,收腹,圈足,口径10.3厘米,底径14.5厘米,高24.8厘米。瓶身绘制博古纹,只见圆凳上放置盆栽花卉,茶几上放置新鲜水果,瓶中插着孔雀翎和兰草,矮几上摆放着酒壶、笔筒和画筒,具有风雅醉人的情趣。(据《西安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内蒙古·法治
   第06版:市井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财经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趣话“冬”瓷
《万笏朝天图》 再现乾隆下江南
敦煌壁画中1600岁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