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文解“猪”: 窦太后为什么罚人去杀猪?

  在先秦文献中,豕和彘两个字,都是指猪。

  甲骨文中“豕”字与“犬”字相似。直到王国维先生指出,“腹瘦尾拳者为犬,腹肥尾垂者为豕”,算是有了公断。或是因为两个字很容易混淆在一起,于是就产生了用“犬”当部首的“猪”字。

  另一个学界争议之处,在于豕和彘的语义区别——哪个字指野猪,哪个字指家猪?有研究统计古代文献,认为先秦时期说猪最常用“豕”字,而“彘”字大约要到战国中晚期才应用广泛。汉代以前,“豕”为通称,“彘”基本只指家猪。在此时期,“猪”字可能一直用于口语中,到了三国时代“猪”字开始成为书面语。

  还有地域的差别。西汉时扬雄作《方言》,认为猪在“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吴扬之间谓之猪子。”

  家猪野猪,还要具体文本具体分析。如《孟子》中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舜在年轻的时候如人猿泰山一般,和山鹿野猪一起玩耍。

  《史记》有个故事,汉景帝时窦太后和辕固生进行学术辩论,说急眼了,罚辕固生去猪圈杀猪。为什么杀猪会有杀身之祸?窦太后养的猪很凶?

  此事见于《史记·儒林列传》。辕固生是汉景帝时的《诗经》博士,儒学的官方学术权威。窦太后则好老子书,道家的民间爱好者。窦太后召辕固生,请他评价老子书。辕固生一言以蔽之:“此是家人言耳。”家人言的意思就是老百姓的闲谈。窦太后大怒,质问辕固生“安得司空城旦书(城旦书指刑书)乎?”大概意思是,你就会抱着儒家的条条框框吗?

  辕固生的家人言涉嫌人身攻击。窦太后出身平民,入宫时仅为“家人子”(无名号的宫人)。

  窦太后一气之下,命辕固生“入圈刺豕”。汉景帝同情辕固生,认为他是直言获罪,私底下借给他一把利刃。辕固生刷到了好装备,“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窦太后也没办法再找茬加罪于他,只好作罢。辕固生受到景帝赏识,被任命为清河王太傅。

  汉家宫阙里的猪圈,不是百姓人家的猪圈,而是斗兽场。所谓兽圈,是汉代宫殿的附属设施。《三辅黄图》载未央宫中,有“汉兽圈九,彘圈一”。上林苑中有虎圈和狮子圈。此外还有观看斗兽表演的射熊观。

  西汉皇帝都是杀猪爱好者。汉文帝曾经“猎渐台下,驰射狐兔,果雉刺彘”,司马相如也曾跟从汉武帝在长杨宫狩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

  另外一件事能够佐证,汉代皇家园林,野猪随意出没。

  郅都是西汉酷吏。汉景帝时,郅都任职中郎将,以直谏著称于世。一次郅都跟随汉景帝到上林苑狩猎,景帝宠妃贾姬去上厕所,前脚进,野猪后脚跟,场面很尴尬。怎么办?汉景帝挺急的,看郅都,郅都却站着不动。汉景帝只好拿起兵器,打算御驾亲征,英雄救美。郅都此时上前,伏地劝阻:“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汉景帝听劝,自己走了,野猪也没生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首府
   第04版:聚焦
   第05版:摄影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冬奥
   第08版:文化看点
   第09版:九州
   第10版:环球
   第11版:热度
   第12版:健康
   第13版:财经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
   第16版:体坛
说文解“猪”: 窦太后为什么罚人去杀猪?
汉景帝做个梦 汉武帝出了名
古人为啥以猪取名,“二师兄”神奇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