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发白血病和糖尿病

  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一处新冠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为一位86岁的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文/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顾天成

  奥密克戎BA.5亚分支蔓延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导致感染、住院和重症人数增加,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进展如何?奥密克戎疫苗何时面世?围绕疫苗接种的有关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做出回应。

  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

  都已完成

  国产新冠疫苗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疫苗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为92.1%,全程接种率为89.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1.7%。

  老年人接种方面,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全程接种率为84.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7.3%。

  “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而且接种的都是我国国产疫苗。”曾益新介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领导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的高度信任。

  我国多条技术路线

  开展奥密克戎疫苗研发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表示,目前我国多条技术路线均已开展单价、多价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

  据介绍,进展较快的单价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已获临床试验批准,正在浙江、湖南、香港等地开展临床试验。进展较快的四价重组蛋白疫苗已经获得阿联酋Ⅲ期临床试验批件,相关研究已启动。此外,还布局了广谱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进展较快的疫苗已经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并启动相关研究。

  “我国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重症、死亡仍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冯子健表示,我国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工作正在稳步快速推进,只要有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可以迅速启动紧急使用程序,提供接种。至于是否需要接种、何时接种专门针对含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这个问题不仅我国,国际上也都在研究,主要是研判病毒变异和免疫逃逸的情况。

  糖尿病白血病就诊人数 和住院次数无显著变化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表示,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

  王福生表示,疫苗中的各种物质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直接致病。对于疫苗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经过有关机构的严格检定并达标。目前我国接种数量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得到了国际组织认可。

  此外,临床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四年中,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诊人数和住院次数基本一致,无显著变化。

  王福生表示,在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的背景下,大量的预防接种与某些严重疾病的自然发生,在时间上偶合是必然的现象。可简单推算一下,如果新冠疫苗真的会引起糖尿病和白血病发生,那么由此产生的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次将出现显著增长,但是从实际监测和临床统计的数据中,并未看到这种现象。

  同源加强和序贯加强

  均能大幅提高保护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无论同源加强接种(同技术路线疫苗加强)还是序贯加强接种(批准的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加强),都能大幅度提高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

  郑忠伟介绍,具体到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哪一个更好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无论同源加强接种还是序贯加强接种,对预防发病、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都是相当显著的。无论采取同源加强还是序贯加强都是可以的,希望大家都能积极进行加强接种。

  在回答有关疫苗剂量选择的问题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表示,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的动物保护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灭活疫苗剂量在3微克至5微克时安全性指标很好,抗体阳转率接近100%,抗体滴度也达到了预期水平,也就是说其安全性指标和有效性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关新闻】

  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状态

  新华社消息  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现有防控措施能否有效应对奥密克戎BA.5亚分支?如何更加精准、高效防控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提出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针对疫情变化,连续回应焦点关切。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奥密克戎BA.5亚分支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7月以来,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状态,近期少数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单日报告本土感染者数有所增加。

  “总体上,各地在发生本土疫情后均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影响较为局限。”贺青华说,各地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和效率已得到进一步提升。

  “虽然奥密克戎BA.4、BA.5亚分支的传播力有所增强,但仍然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没有证据显示现有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将失效,我国现有的防控措施仍能有效应对。”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说。(宋  晨  张  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视觉
   第05版:关注
   第06版:九州
   第07版:文化看点
   第08版:专题
   第10版:环球
   第11版:热度
   第12版:健康
   第13版:看点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
   第16版:专题
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发白血病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