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勤动手就是在护脑

  手与脑的强大成就了人类文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作过这样一首童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从最基础的生理层面来看,手与脑之间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密切。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教授曾用“手既是脑之母,又是脑之子”来形容它们的关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手外科主任医师徐文东介绍,手是人类神经感觉最敏感和丰富的部位,属于神经纤维最集中的区域。从大脑皮层显示的信息看,手部信息占据了大脑皮层约1/3的反应投射区,是大脑获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手被誉为人的“第二大脑”。

  生活中能见到不少“以手促脑”的例子。比如,育儿专家强调,让孩子的双手多接触物体,不要因为害怕他们跌倒受伤而把双手包裹起来,以致隔绝了孩子通过触摸收集外界信息的机会。近年来,有关大脑双半球分工不同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少家长督促善用右手的孩子多用左手,希望能更好地激发右脑功能。上海曾有一名中学教师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夹筷动作的试验,结果发现,夹筷动作做得正确的学生成绩均较好,动作不到位的学生成绩往往较差,这也侧面证明了手脑相互促进的关系。徐文东说,外科医生每年都要保持一定强度和难度的手术量,这也是维持大脑功能的一种方式。

  有关专家说,手是人身上最精巧的部分之一,单手上集中着19块小肌肉,其中4块在拇指,4块在小指,4块在肌腱,4块在掌骨间的背面,还有3块在掌骨间的掌面。这19块小肌肉相互协作,人们才可以做到拿捏、握紧、对掌(拇指转向掌心)、对指(拇指转向其他手指)等动作。肌肉用进废退,手部肌肉也是一样,因此绝对不能疏于对手的锻炼。

  专家表示,用手完成某种动作时,大脑血流量会比手不动时明显增加。过去曾有研究发现,手指做复杂精巧的动作,可使大脑血流量增加35%以上,而充沛的脑血流量,刚好能够增强大脑的思维功能。反之,若上肢长期不能活动,临床影像检查就会发现,其大脑功能区的激活反应减少。现在科技发达了,一些过去需要动手去做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增加手的精细活动,就可能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提醒人们加强对手的使用和锻炼,顾玉东院士自创了一套“手指操”:伸出手,将拇指和食指对捏,做出搓或弹的动作;再将拇指和中指对捏,做同样动作;以此类推到无名指、小指;最后反向重复一遍,形成一个循环。做手指操时,大脑要聚精会神,数着搓弹了多少下,让手脑联动起来。

  专家说,对大脑和手之间奥秘的理解,我们现在不过是看到冰山一角,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应当养成多用手的习惯,比如,看书时可以有意识地动动手指。只有将“动手”融入日常生活,长久坚持,才能起到更好的健脑效果。(据《生命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关注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文化看点
   第09版:九州
   第10版:环球
   第11版:热度
   第12版:健康
   第13版:风铃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
   第16版:体坛
当心!久坐易引发肺栓塞
勤动手就是在护脑
服药饮水加运动 结石有可能自行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