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北方新报号”开进伊利:200多员工踊跃献血

《北方新报》(2017年1月18日) 14版
  医务人员进行初筛化验

  文·摄影/本报记者 郑慧英

  大爱传承美德,热血彰显真情。1月13日,“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继续出发来到伊利集团,该集团200余名员工踊跃献血近64000毫升,为春节临床用血做储备。去年5月12日,全区首辆以媒体命名的爱心献血车——“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在呼和浩特市开启了无偿献血的爱心之旅,公益善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加入无偿献血公益联盟,用实际行动向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这是光荣的事情”

  

  当日上午,当“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来到伊利集团时,员工们早已做好准备等待献血。天气虽然有些寒冷,却挡不住员工们的热情。记者在现场看到,登记、填表、量血压……员工们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按顺序进行着各项环节。等到顺利通过检查后,大家又排着队依次走上献血车,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热血。

  “我提前得知“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今天要来我们集团,就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上也要选择清淡不油腻的食物,献血后最好再吃一些能补血的食物,便于尽快恢复身体。”伊利集团奶粉事业部的董晖献完血后和记者聊起了献血常识。她告诉记者,她之前已经献过三四次了,由于自己是O型血,所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当拿到属于自己的无偿献血证后,伊利集团液奶事业部的90后姑娘田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认为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今天我献了300毫升血。”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许多员工都不是第一次献血。不少献血者表示,无偿献血不仅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挽救他人生命,传递正能量,今后他们还会继续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献血近64000毫升

  

  随着各大高校放假以及天气寒冷流动人数减少,近期献血人数明显下降。为确保春节期间临床用血充足,自治区血液中心号召大家踊跃献血。获知这一情况后,伊利集团迅速组织员工无偿献血。当日,共有300多名员工自愿报名参加无偿献血,经过筛选,200余人合格,共捐献血液近64000毫升。

  据了解,2007年,伊利集团创新性地招募组建了“伊利青年志愿者义务献血服务队”,成为自治区首支企业自发成立的义务献血服务队。这支服务队主要是应对紧急用血需求而自发成立,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小型流动血液库,而且还降低了血液保鲜和存放成本。伊利集团奶粉事业部的任春燕更是伊利义务献血服务队的老队员,已连续5次献血。“血液是生命跃动的代名词,义务献血便是为每一个生命的跃动提供保障。作为一名伊利员工,有义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任春燕表示,会用实际行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多年来,每当血荒的紧急时刻,伊利集团都会组织员工出现在义务献血的第一线。在集体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员工投入到这一公益事业中,为缓解血库压力、拯救病患者做出积极贡献。从2007年至今,伊利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员工累计献血量达230余万毫升,其中驻呼地区累计献血3200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伊利驻呼地区有216名员工累计献血2000毫升及以上。2013年,伊利集团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乳品企业。

  

  让爱传递

  

  无偿献血是人间传递真情的红色纽带,只有广大群众积极献血,才能确保患者顺利就医康复。

  当日,自治区血液中心血液保障科副主任程小强表示,伊利集团连续多年支持无偿献血事业,为无数生命的延续燃起希望。这一善举切实体现出乳业龙头的大爱精神。自从“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启动以来,已有几十家企业加入“无偿献血公益联盟”,为缓解临床血源紧张贡献了力量。

  北方新报社与自治区血液中心联合发出倡议:呼吁更多有社会感的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部队以及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和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报名加入“无偿献血公益联盟”。我们专门建立联盟单位信息库,实现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公益互动和宣传。公益联盟将汇集更多社会力量,为呼和浩特地区临床用血提供更多的血液储备。生命不可重来,血液可以再生!我们郑重倡议,请伸出您的手臂,奉献一片爱心!无偿献血公益联盟爱心邀请热线:0471-6659612、421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