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年小学 圆留守儿童足球梦 |
| ||
| ||
| ||
|
文·摄影/本报记者 周 婷 实习生 万永杰
本报启动的“伊利雄风·活力内蒙古”——2016草原足球季大型公益活动之足球进校园,已经进入尾声。全区12个盟市的14所农村牧区小学陆续收到足球、训练装备和球衣。本次活动是由内蒙古足球协会、自治区网信办、内蒙古日报社共同主办,北方新报社承办,伊利集团全程支持,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全程指导。1月20日,时值农历小年,记者带着足球装备和牛奶来到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贾力更小学,帮助这所百年小学里的340名留守儿童圆足球梦。
学校历史悠久
1月20日是传统的小年,又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首府的气温骤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首府的中小学已经放假,但是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贾力更学校,十几名孩子还在进行室外足球训练。
贾力更学校创办于1810年,坐落于土左旗把什村,是一所有200多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学校。把什是由蒙语音译而来,意为“先生的房子”。这个村就是以这位“先生”最早创办的“塾书房”(清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而得名。清嘉庆十七年(1810年)正式改为“官学堂”,民族英雄贾力更烈士曾在“官学堂”就读。
2005年5月20日建校195周年时,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亲笔致信表示热烈祝贺。2013年春,为缅怀贾力更烈士,由原把什民族小学更名为贾力更学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亲笔题写了校名。
作为一所人才济济的百年老校,贾力更学校主要招收周围54个自然村的幼儿和小学生,目前有340名学生。“不少人慕名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呢!”该校副校长苏小卿说。
孩子们热情很高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贾力更学校有先进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离设备和星级食堂,每周的菜谱都不一样。孩子们在宿舍里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洗漱,饮用水水管里的则是纯净的温开水。
苏小卿说:“目前,我们学校占地57712平方米,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学生340人,全部是留守儿童,其中住校生270人。我们学校还是土左旗最早开展民族特色蒙古语会话学前班和双语授课实验班的民族小学之一。近年来学校在双语教学、蒙古族民族艺术、民俗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2013~2014学年度在全市加授蒙古语文期末测试中,实验班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在呼和浩特市民族蒙汉语诵读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为了丰富住校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开办了免费兴趣班。每天下午放学后,男孩子在塑胶操场上踢足球,女孩子在综合楼里跳舞、画画。
2015年学校成立了足球队,现在拥有30多名队员。苏小卿说:“我们是农村学校,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都有限,学校出资给每个孩子配备了足球服装和球鞋,让孩子们可以快乐踢球。孩子们也很争气,他们连续两年在土左旗举办的小学生足球联赛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好成绩让孩子们对足球的热情越来越高……
快乐的足球课
2016年12月,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苏小卿,本报的“足球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区范围内选择农村和牧区学校,并赠送足球装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苏小卿拨通了本报的报名热线。当得知贾力更学校符合参与本次活动的条件后,苏小卿又开始积极准备申报材料。1月20日,当本报的足球装备送到学校时,他高兴地说:“之前我们学校只有足球,现在有了你们赠送的装备,改善了我们足球训练的条件。”而当日,最让苏小卿和孩子们高兴的是,专业足球教练康德龙和王建华来到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足球课。
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教练员康德龙是当日足球课的主教练。他将12名孩子分成两组,进行了热身、接传球和射门训练。整个训练采用积分竞赛制,最终一队以总分15分的成绩赢了比赛。短短30分钟的足球课,让孩子们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课后,他们站在康德龙身边不愿意离去。康德龙说:“这里的孩子身体素质特别好,反应速度也不输城市里的孩子。虽然之前我也参与过不少公益活动,但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北方新报》的足球进校园活动,感觉很好。孩子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不管生活在哪儿,孩子对足球的热情都是一样。”
学校家长齐点赞
2016年本报“足球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每天都有来自全区各个盟市打来的报名电话,有学校的负责人,还有学生家长,大家都对此次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16年11月1日~2017年1月20日,活动为14所农牧区学校赠送了足球装备。14所学校中,呼伦贝尔市3所,其他盟市各1所。每所学校均获得5颗足球,20套球服,一套足球训练器材。并在其中3所学校由专业足球教练开展了3节足球课。本次活动覆盖人群10567人,在报名初期的微信助力环节共有185729人次参与。
持续了3个多月的活动告一段落了,但是孩子们看到新装备时的笑脸还萦绕在我们脑海中。“足球进校园”就是要让农村牧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