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


牢记嘱托再出发

《北方新报》(2017年2月4日) 02版

  (上接1版)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区棚户区改造23.3万套,货币化安置17.5万套,安置比例达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减免50%契税,贷款利率打9折,还款按季度。”武川县农民王二锁沾了新政的光,在呼和浩特买了房。2016年,内蒙古有8.6万农牧民,像王二锁一样欢天喜地进了城。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是有远大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雄心壮志。”

  站在新起点,眼前出现的是新的图景,未来5年的经济转型升级目标不断激励着人们砥砺前行——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63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彰显了内蒙古对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自信与从容。

  关于未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更加具体稳妥的举措——

  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一起做、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同步抓,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

  更加注重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未来生活的自信,是理智的期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内蒙古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指日可待!

  转型升级、工业化思维,不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专利。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的殷切期望,重视加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2016年4月30日清晨,百余辆货车搭载着来自新西兰的2500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母牛,陆续驶入锡林郭勒盟贺斯格乌拉牧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锡盟大庄园,世界共分享。”2016年9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锡林郭勒盟大庄园生态牛羊肉产业示范园调研参观时的讲话,不仅是对企业的勉励,更是对内蒙古畜牧业融入市场、放眼世界的指引。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理念谋划和发展农牧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质产品品牌。

  内蒙古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的信心饱满、底气十足。

  转型升级紧锣密鼓,大开放的新格局已经奠定。

  登高望远,谋求发展。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内蒙古再一次拿出“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内陆开放的内蒙古样本呼之欲出。

  这样的气势来自习近平总书记“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的指导,来自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要指示。来自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

  “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大改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拓展各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2016年9月,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旅检通道两侧的边民互市贸易区开放,上千种质优价廉的商品可供中蒙边民和游客选择。

  2016年12月,4辆大型集装箱货车缓缓驶过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卡口,通关入区,标志着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

  内蒙古现有各类口岸20个,是我国拥有对外口岸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其中,满洲里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承担了中俄之间70%的陆路货运量和中蒙之间95%的货运量。

  在2016年6月召开的上合组织塔什干峰会上,中俄蒙三方共同签署了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为中俄蒙的战略对接打开新局面。

  “一带一路”核心在于互联互通,其中最易推动、最易见效的是道路上的互联互通。“中俄蒙经济走廊方案主要解决的就是跨国交通路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说。

  “经济走廊”一旦建成,将形成经济带式的辐射效应,实现东北亚、欧亚等广大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

  以宽广的胸襟谋划全局,前进的脚步必将振奋人心。未来5年内蒙古对外开放的目标格外清晰——

  “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充满活力的全方位开放新局面。”

  内联八省,外接俄蒙。内蒙古满怀激情,拿出充分彰显区位优势的举措——

  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推进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

  全方位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加强同周边省区的务实合作……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合作先导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可以想见,内蒙古这片充满活力、更具魅力的发展热土,会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成为通达天下的枢纽。

  

  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内蒙古牢记嘱托,让北疆亮丽风景线幸福满满

  

  千里草原,一片壮美。

  如期而至的凛冽寒风并未驱散高原上的万丈豪情。

  澎湃的信心在辽阔草原奔腾,火热的激情在2500万各族人民心中涌荡。

  习近平总书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要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的重要指示,成为万千草原儿女的力量源泉。

  自治区党委“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担当,成为万千草原儿女幸福生活的坚定保障——

  “守住民生底线,就是要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克鲁伦河之畔,新巴尔虎右旗年轻的嘎查党支部书记米吉格道尔吉,带领牧民在芒来嘎查创办了牧民养羊专业合作社,整合草场、牲畜,合作经营,为了富裕的生活,大家把劲儿往一处使。

  额济纳河之滨,额济纳旗推日木音陶来嘎查党支部书记郭刚,在工作中推广着自己的算账工作法,“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两个字——明白。只要账算得明白,老百姓就跟着你干,富裕的日子就跑不了。”

  全区上下到处响彻着增强各族人民福祉的号角声。

  未来5年内蒙古的民生目标,如同高耸的灯塔,在前方熠熠闪光——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覆盖城乡、趋于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虽是隆冬,与外面冰天雪地截然不同的是,兴安盟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的温室大棚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绿油油的香菜长势正旺。

  “一年能种三茬菜,虽然累了点,但是挣得多,要是光指着过去那几亩田,肯定脱不了贫。”种植户张英富家曾是永长村出名的贫困户。

  赶上了突泉县扶贫移民的好政策,他被转移安置到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拥有了一座100米长的温室大棚。

  “现在园区里还有20多户农民不止种菜,还搞运输销售,年收入8万多元不成问题,这日子过得带劲儿!”张英富开心地笑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花钱,但单靠钱是堆不出来的”,要从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抓起,进一步做好民生基础工作,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总书记的嘱托和自治区党委的号召振聋发聩。

  突泉县创新思路,找到了让人民群众点赞的好办法。

  把有一定劳动能力、致富愿望强烈的贫困农民,转移至赛银花园区,发展蔬菜种植,取得“一户移民、四户受益”的效果——

  一户农民入住园区,即可得到一座配建管理房的温室大棚产权,成为受益第一户;转移户原有房屋,无偿分配给本村无劳动能力的危房户,惠及第二户;危房户原有危房,由村委会拆除变成宅基地,转售给没有宅基地的农民,惠及第三户;转移户承包田,流转给其他村民,增加了留守农民耕地面积和经营收入,惠及第四户。

  入住园区的496户贫困户,到2016年年底全部脱贫。

  张英富的命运转折,是内蒙古80多万贫困人口的期盼,更是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最重要的民生目标之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头号民生工程,是沉甸甸的责任。”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对于脱贫攻坚的表述,字字千钧。

  57个贫困旗县、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片区、80多万贫困人口。

  贫困,就像万里晴空上的一块阴霾,当需浩荡长风。

  内蒙古拿出了气吞山河的决心,利在千秋的举措——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体制机制,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三到村三到户”要求……

  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网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尽快步入自主发展轨道……

  严格实施脱贫工作责任制和贫困退出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兑现脱贫“军令状”……

  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6个自治区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2020年31个国贫旗县全部摘帽。

  内蒙古已经挥起饱蘸曙光的如椽巨笔,笔端已经显现出更多人不懈追求的梦想与幸福。

  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内蒙古靠着金子般的信念,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开启了内蒙古波澜壮阔的新征程。

  自治区党委庄严承诺——

  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进一步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做好教育、文化、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编密织牢社会安全网,让各族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到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吧。从草原深处,赶往大河之畔,赶往高山之巅,去与那些忠厚淳朴的一张张笑脸不期而遇吧!(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