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中国人一年吃掉200亿休闲零食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0日) 09版

  《北京晚报》消息 过年期间,家里摆的瓜子、花生、坚果等小食品可能蕴含着大市场,比如来伊份、良品铺子、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好想你等国内知名零售品牌在日前发布的2016年销售额达200亿元左右。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吃货”源源不断的购买欲望和消费需求。不过,在相关部门的例行检查中,被检出有问题的零食也越来越多。

  据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介绍,最主要的问题是滥用添加剂问题,超范围添加、超剂量添加、添加剂品质不合格,以及不是合法添加剂,非食用物质添加进零食里面;第二,高糖、高盐、高脂问题特别突出,对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尤其不利;第三,零食产业的飞速扩张导致市场监管有不到之处,尤其是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和校园周边,问题零食扎堆,假冒伪劣、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值得监管方面尤为注意。

  有分析认为,我国零食行业缺乏专门的生产标准。朱毅指出,不仅我国如此,世界各国也没有专门针对零食的生产标准。零食的内涵和外延是动态变化的,你的零食可能是他的主食,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关于零食的专门标准。但所有的零食都是食品,都有它相应的关于这类食品的标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标准缺失,而在于标准的执行。

  朱毅强调,就零食而言,安全是底线,营养是要求,质量合格的零食也并不一定适合经常食用,尤其对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和儿童来说,最好将零食按照糖、盐、脂肪含量等进行分级管理,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3个级别。(侯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