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银行理财收益迎来小阳春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4日) 15版

  春节过后,正是规划一年投资理财的好时期。最新统计显示,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比前期上升0.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一季度银行理财收益将逐渐走稳,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抓住一季度理财收益率位于高点的时机,配置银行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422家银行共发行8003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增加14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116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较上期上升0.11个百分点。而据wind数据统计,上周已公布预期年化收益率的2092款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7%,与此前一周相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陈丽君认为,此番行情主要是承接2016年末银行理财的“翘尾效应”,加上年关前后市场间资金一般都比较紧张,流动性边际趋紧,促使收益率上涨。

  记者从银行理财经理方面了解到,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受到客户追捧,近期投资者较为青睐的理财产品包括三个月和半年期的理财,一方面该类产品的期限相对灵活,在有适宜的其他投资机会时可以自由使用资金;另一方面,由于长短期收益率倒挂,目前一年期的产品基本收益也比三个月和半年期的稍低一些。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一季度是各大银行开门红冲刺业绩的时间,而且春节后居民手头闲散资金较多,因而银行一季度银行理财仍有可能出现走高的行情。这种现象在各家股份制银行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投资者可以抓住一季度理财收益率位于高点的时机,选择半年期以上的产品进行配置,提前锁定高收益。

  同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2017年,货币政策将重回中性稳健,去杠杆和防风险将是主要目标,流动性将适度保持。而今年财政政策将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货币政策向财政政策的转向,重点指向资金“脱虚入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会维持当前水平。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