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5日


《孤芳不自赏》遭水军刷屏讨薪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5日) 09版
《孤芳不自赏》剧照

  半个月前,《孤芳不自赏》收官,这部电视剧拥有的话题流量足以让任何一部电视剧羡慕,但没有一个剧组想效仿这种“走红方式”:开播前,演员天价片酬引发关注;播出中,惹出抠像演戏、替身驻场、演员轧戏、特效粗糙等争议,豆瓣评分降至3.6分;播完后,《孤芳不自赏》还被水军拖出来“吊打”,他们在社交网络策划了一出“水军讨薪”大戏。有网友唏嘘不已:“片方把天价片酬交给了明星,把制作交给了抠图,把宣传交给了水军。”

  

  水军集体讨薪 “孤芳”自称被黑

  

  2月20日起,《孤芳不自赏》官方微博留言区出现大批水军,他们这次没有充当“五毛党”来刷好评,而是疯狂刷留言讨薪:“豆瓣买水军刷好评,做完后赖账不付款。”水军留言后还艾特了《孤芳不自赏》编剧张永琛、导演鞠觉亮、总制片人赵建瓴。

  “水军讨薪”事件近两日持续发酵,《孤芳不自赏》官方微博也于22日晚回应:“孤芳收官已经十日有余,承蒙大家的厚爱,为孤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筹备、拍摄到播出,和大家一起经历各种风雨,完了还来一场暴风雨,淋得一头雾水!无心参与任何炒作,也不希望再被不负责任地乱加任何‘疑似’。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剧粉们的支持,好的我们继续发扬,也感谢媒体朋友们的督促,不好的我们努力改正!任何观剧后的善意批评和指正,我们都虚心接受、努力改进!但假借正义之名,恶意攻击、片面解读、人为夸大,为博眼球谋私利的闭眼黑,我们也希望和智者一起抵制。剧终,人散,江湖,再会!”虽然言辞慷慨激昂,但官微没有正面回应“水军讨薪”一事。

  

  刷数据刷评论 水军“神通广大”

  

  不论“水军讨薪”是否属实,《孤芳不自赏》已经捅破了太多行业潜规则。

  在百度输入“网络水军”,能检索到形形色色的“网络水军公司”、“互联网营销公司”、“互动传播公司”。这些公司承接各种影视剧推广业务,但与宣传公司侧重内容营销不同,这些营销公司侧重刷数据,如刷评分、评论、点赞数与阅读率。例如,网络上流传着一档内部价格:“微博无头像充数点赞2元100个,16元1000个;有头像点赞3元100个,25元1000个。点赞任务会在七八小时内完成。”

  有公司组织,也有小作坊经营。例如,客户在淘宝网上输入“豆瓣+推广”,就能够搜索到大量卖家,他们的主页大多标明所提供的服务,如“豆瓣推广,开分、打分、评论”、“专业影视推广,带头像,加内容”等。这些小作坊标价普遍为1元,点进去之后卖家会再与买家商议价格。据悉,豆瓣老号与新号评论有不同价位。有卖家将维持了3到10年不等的豆瓣老号刷分数、评论的价格定位6元/条,还附有推广语:“老号操作,效果杠杠滴!请不要同新号操作的卖家比,没可比性(新号操作基本是秒封),你懂滴!”所谓“新号秒封”,是指一旦豆瓣后台出现短时间大规模新注册号打分情况,系统会预警封号。早前就有媒体报道,《麻雀》在播出时,豆瓣的评分人数从6.8万人被清理到只剩1.8万人。不过,新号易防范,老号就不易了,所以拥有老号资源的卖家才有底气。

  更可怕的是,互联网营销机构或个人,甚至会盗取真实用户账号到豆瓣、时光等影视评论网站刷分。前年郑晓龙执导、孙俪主演的古装大剧《芈月传》播出期间,就有网友反映豆瓣账号被人盗取后乱打分。对此,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是有人在组织水军黑自己:“有人不知真相,被蒙蔽了,于是抵制作品,故意打低分,甚至有人‘组织’去攻击这个片子,这事儿我都不能想象。”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