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关于智能时代
法律人的思考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7日) 06版

  在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之际,你是否曾畅想,未来两造争讼时,当事人只需要把基本情况录入计算机程序,即可自动生成一份起诉书或答辩状,然后递交法院审判系统通过系列算法作出公正裁决。

  也许这个时代离我们不会太远,当下我们已经可以确切感知互联网对法律职业发展的巨大变革。近年来已不断有专业团队依托于大数据整合使得法律运用、纠纷的解决更加扁平化、专业化。也许你身边的人已经体验过网上咨询法律问题、观看庭审直播、查找司法文书。并非危言耸听,倘若那一天真正来临,法律从业者将何以自处?

  对此可以持乐观态度,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会取代司法从业人员。诚然,有了大数据加持,纠纷解决会更加便利,但纠纷中的当事人需要的不仅仅是逻辑严谨的法律意见和最终裁判,更需要法律人投射以人类独有的注意力,这种关注使得当事人能够在复杂的案件中安定下来,最终实现法律定纷止争的效果。未来法律人所提供的将是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法律从业者巧妙依托人工智能,利用自身的办案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将当事人从浩如烟海的信息网中解脱出来,独辟蹊径打造高精尖服务,以顺应人工智能时代下法律职业的发展。

  (北京大成<内蒙古>律师事务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