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6项民生补贴今年提高,关乎你我生活!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7日) 10版

  近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今年政府将提高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6项民生支出,这些好消息关乎老百姓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更有“获得感”。

  

  1.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420元。2016年12月29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提高这一标准,从人均补助420元提高到450元,城乡居民就医将更有保障。

  

  2.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

  

  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45元提高到50元。

  3.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虽然涨幅仍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今年将继续提高。2016年,全国首次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同步调整,总体水平上涨了6.5%左右,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超过105元。

  

  4.科学合理确定城乡低保标准

  

  据民政部统计,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6053.4万人,2016年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同比增长10.8%、17.8%。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继续科学合理确定城乡低保标准。

  5.中低收入群体个税负担有望降低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研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在营改增稳步推进的同时,个人所得税改革将是今年税制改革的最大看点。”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会计审计学家张连起也表示,今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立法先行、渐进突破,逐步形成“综合扣除+专项扣除”的税制框架。

  “在修订个人所得税法的基础上,应研究决定专项扣除可能的方向。具体讲,就是通过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张连起说,比如在现行3500元和三险一金基础上,去年已在31个城市试点商业健康保险扣除政策。

  下一步,根据社会配套条件和征管机制的完善程度,可适当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再教育支出、赡养抚养支出、首套房贷利息等支出,以此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负。

  

  6.营改增减税7000亿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扩大减税效应,落实好其他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实施新的减税措施。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再取消、调整和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开中央和各地收费目录清单。

  2016年,我国大规模减税降费,特别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新增试点行业全部实现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全年降低企业税负将超过5000亿元。专家预计,今年营改增减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可能达到7000亿元。

  “现在制造业的利润,差不多也就是5%左右,这费那费一多,企业很难承受。降成本,首先要把费降下来。”张连起认为,大规模减税降费,对实体经济肯定是利好,负担轻了,振兴的动力才会更足。企业负担降低,效益提高,广大职工才有可能提高工资性收入,改善个人家庭生活。(据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