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曾是贫困象征 |
虽然现在提起牛奶和奶酪,动不动就会与生活品质连在一起,但在中世纪,情况却并非如此。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
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量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因此如何让城市居民喝到安全牛奶,成为许多发明家考虑的问题。
1856年,美国人吉尔·博登获得了生产炼乳的专利许可。在制造炼乳的过程中,博登发现了延长牛奶保质期的办法。比如高温煮沸可以杀死牛奶中的细菌,加糖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脱脂也有相同的作用。南北战争对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需求让博登着实发了笔大财。
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发明了至今仍被广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巴斯德,就不会有今天如此繁荣的全球乳品业市场。
19世纪末期,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出现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到了1900年,饮用牛奶已经是美国和欧洲城市居民的日常习惯,一套将牛奶从农场送到居民家门口的复杂运输体系建立了,牛奶脱离“自然物”的属性,成为一种工业大规模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商品。
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增长。1918年,维生素A的发明者、美国饮食科学家艾尔玛·麦科勒姆称:喝牛奶的人更高大,更长寿。这一说法影响了整个社会对牛奶的认知,美国的奶制品产量在随后的十年内增加了三分之一,牛奶逐渐被塑造成为一种“完美食物”。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