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日


旧光影中的华夏建筑

《北方新报》(2017年3月2日) 16版
杭州西湖

  济南大明湖和千佛山
  广州观音山和村镇北部城墙
桂林的福州会馆

  西安大雁塔
  宁波文武殿大门
  曲阜孔林万古长春坊

  恩斯特·柏石曼(1873年~1949年)是德国著名的旅行家、摄影师和汉学家。

  1906年初,33岁的柏石曼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的身份来到中国考察建筑艺术。1906~1909年间,柏石曼穿越了京、晋、陕、川、渝、冀、鲁、湘等12个行省,行程数万里,拍下了数千张反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内容的极其珍贵的老照片。

  柏石曼回国以后,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大量资料,以一个外国建筑师的角度,诠释中国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整理出版了多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1923年,德文版《中国建筑和景观》出版,全书精选收录了288幅照片,是柏石曼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的图文集。

  此后,该书英文版在西方相继出版,迅速风靡欧洲,书中配以文字解释,甚或引用了大量刻在中国建筑上的诗歌对联,还有历史和宗教内容,并且对中国各个寺院的宗教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阐释。可以说,柏石曼为那些从小在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光芒下成长起来的西方读者,打开了一扇美丽神秘的东方之窗。在他的镜头下,充分地展现了拥有5000年华夏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古老建筑与人文自然景观美轮美奂、如诗如画,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尽管岁月流逝,但照片中有些建筑至今仍是巍然可见,风采依旧卓然,然而有些建筑早已面目全非或消失殆尽。如今,我们只能从这些老照片中寻觅它们的踪影,感受那昔日的风光,体味历史的深沉与厚重……文/刘善文

  北京天坛祈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