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日


企业负责人也应追责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北方新报》(2017年3月2日) 07版

  ◎观点1+1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于2月23日按规定程序首次公布了包括包头市美佳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亚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在内的劳动保障失信企业名单,其中严重失信企业将在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同步披露,各相关部门将实施联合惩戒,使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2月28日《北方新报》)

  

  企业负责人也应追责

  

  文/文 谦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这些道理,企业负责人不会不知道。然而,就是有这样一些人,视企业诚信为玩物,最终导致企业声誉受损。失信企业负责人如果能受到各相关部门的联合惩戒,对于建立并完善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披露失信企业的相关信息,并施以惩戒,针对的是企业。而对于企业负责人,这样的惩戒往往还不能触及他们的自身利益。因此,在惩戒失信企业的同时,也要对失信企业的负责人做出相应的处理才更有效果。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因为失信,也许不再承担企业的主要责任,但也要追究其失信责任,才能更有效地惩戒失信行为,并使其他企业的负责人警醒。

  做人做事讲诚信,这是多少年来人们都在讲的一种处世规则。办企业,搞经营,更得遵守这样的规则。讲诚信,得信誉,获认可,这是办企业之长久之道,不可一日走偏了。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文/刘根生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这批劳动保障失信企业名单,其中严重失信企业将在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同步披露,这意味着我区对社会法人劳动保障信用失信行为的惩戒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黑名单”制度将更加完善。

  近些年来,拖欠劳动者工资、不按规定给用工对象购买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失信行为在我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用工秩序,更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惩戒手段有限,一些企业不拿信用当回事。不过,在这次劳动保障失信企业名单公布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上榜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主动发放了拖欠农牧民工的工资,这说明“黑名单”制度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

  当然,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光有“黑名单”制度还不够,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联合惩戒措施,培育“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制约机制,让失信单位寸步难行,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诚信光荣 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