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生活离我们有多远? |
如果兜里没带一分钱,你敢出门吗?这个问题3年前提出来,绝大部分人都会坚决说“不”。但是今天,随着扫码支付、银联闪付、网上支付等方式的兴起和银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国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敢”。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网友认为现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不久前,支付宝更是放出豪言:要推动中国在5年内进入无现金社会,引发各界热议。无现金社会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
最近一次用现金
最近一次,您用现金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用?记者最近做了一个调查。
叶小姐,27岁,公司职员:我早就习惯出门不带钱包了,有手机就行。最开始还会带张信用卡,现在信用卡都跟支付宝和微信绑定了,也用不上了。平时上下班坐地铁刷一卡通,吃饭网购都可以用支付宝和微信,给房东交租金一般用手机银行转账。最近一次用现金就是11日在小区门口的水果摊买了20元的水果。
李女士,40岁,全职主妇:最近一次用现金就是12日打车。本来我都是用叫车软件打车,但当时是高峰期,能叫到的车都离得远,刚好有辆空出租车过来,我就上了车。下车时,本想用微信支付,可是司机说最好付现金。平时去超市买东西也可以用支付宝,但有时候去早市买菜或街边摊就得花些现金,不过现在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收钱的小摊贩也多了起来。对我这样的家庭主妇,手机支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方便记账,花现金如果没有小票或发票,就会忘记具体金额,但手机支付哪怕1分钱也帮我们记得清清楚楚。
陈先生,70岁,退休老人:我只要出门消费都用现金,我们老年人没有信用卡,也不会用手机买单。我平时也用微信,但没有绑定银行卡,老觉得不安全。虽然孩子们都用得挺好,但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今年春节我抢了大概200多元钱的红包,本来还担心不能提现没法用,但是孩子教我用红包里的钱在微信里就给手机充值了。这个功能太方便了,我以前都是出门买卡充值,十分麻烦。这几天我打算专门办张银行卡,少放点儿钱,跟手机绑定起来。
跨越信用卡
全球各国的无现金社会都在加速发展。在互联网诞生的20多年里,全球印钞厂的印钞数量已经在快速下降。数据显示,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现金交易数额为11.6万亿美元,增幅仅有1.75%;而同期的非传统支付方式交易数额增加近14%,其中包括在线、移动支付,以及所有现代无纸币交易方式。
“中国实现无现金社会的路径一定会与欧美发达国家不一样。”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指出,国外几乎人手几张信用卡,他们的无现金社会更多依靠POS机刷银行卡,而中国消费者显然更倚重于手机支付。中国由于互联网普及率高、网民众多,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每一天,这是我们的土壤与基础。
“手机作为支付媒介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便利性,也催生了广泛的市场空间和需求。中国在相关产品的创新方面是走在其他国家之前的,因此移动支付在中国消费者中的推广和接受度相对较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高洁也有同样的观点。
来自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下降到0.29张,而2014年年底时,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曾达到0.34张的峰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去年年底曾发布《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调查结果表明,有47.5%的客户都是因为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而选择了移动支付。
依赖移动支付领先全球
研究机构艾瑞咨询估计,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规模扩大2倍多,达38万亿元(约合5.5万亿美元)。而研究公司福雷斯特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移动支付规模增长为39%,为1120亿美元。以此估算,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已接近美国的50倍。
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数据支付占据了非现金支付行为的几乎半壁江山,比例高达43%。而基于国别的用户调查数据显示,86%的中国消费者使用并信赖移动支付,这一比例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后发优势,中国没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直接从现金支付跳到了移动支付;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迅猛壮大,及其推动的移动支付线下场景的广泛覆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从支付宝的情况看,目前全国超过200万家餐厅、商超便利店可使用支付宝买单,超过80万个停车位支持支付宝,超过20000家加油站可以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此外,全国2万多家体育场馆及场所可以通过支付宝预定,超过30个省份、120个城市的景点门票可以通过支付宝购买,超过5万家酒店可以使用支付宝扫码付款。用户已经可以在全国超过2000个火车站,使用支付宝扫码付款在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上购买火车票,支付宝也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省市超过2000个汽车客运站。此外,全国超过1100家大中型公立医院加入支付宝“未来医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挂号、缴费、查报告等全流程移动就诊服务,支付宝覆盖国内所有主流挂号平台,通过支付宝入口可挂号全国3000家医院。
移动支付城乡差异不明显
而有意思的是,与以往新生事物在城市更热的局面不同,移动支付并未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列第二,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列第三位,占比为17.0%;地级市列第四位,占比为15.8%;直辖市和乡镇地区分别为14.5%和14.2%。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也表明,从移动支付渗透率来看,内陆的西藏以90%的移动支付占比排名第一,随后是青海、甘肃,都远远超过沿海省份。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西藏移动支付比例就开始蝉联冠军。目前西藏所有行政村实现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偏僻村落、广袤牧区的农牧民用移动支付来进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对此现象,高洁分析称,移动支付不像信用卡需要进行信用评估,有门槛,移动支付几乎对所有人开放。农村的手机普及率已经很高,而以手机为媒介的移动支付也随之普及。未来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发更多满足农民需求的金融和理财产品,这也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潜在方向。
孟添也认为,国外移动支付发展最快的也在非洲、南美等地区。不发达地区因为原来基础薄弱,在接受新技术与新变革时反而更容易适应,更容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无现金社会何时能实现?
对此,孟添认为,“我们正处于蓬勃成长阶段,启蒙期已过。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支付,由于中国网民众多,7亿多了。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已经成为大部分网民的消费习惯。如果以无现金方式作为主流支付方式为目标,我相信并不需要很长时间,5年或者10年是有可能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创新与规范的平衡,构建行业健康发展的生态圈,形成有序竞争的行业格局。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在金融领域更要注重有序。”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无现金社会目前尚无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因此很难说出我国距离无现金社会还有多少发展的距离,或是什么阶段。多少年进入无现金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缘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包括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差异悬殊的发展中国家,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我国无现金社会今后是加速度的,我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速度取决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力与支付企业“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力,能否形成合力。(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