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守 望 |
| ||
| ||
| ||
|
边境线上的
边境线上的
守
望
文·摄影/本报记者 查 娜
在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边境线上,护边员阿迪亚老两口,为国守边30余载。如今,他们在日本学习、工作了6年的大儿子宾巴和在上海工作数年的小儿子阿迪力也回到家乡,过着放牧守边的生活……
一守就是30多年
3月11日,记者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出发,去拜访一个特殊的守边员家庭。3月的达茂草原,仍是春寒料峭。驱车一路向北,去往满都拉镇的公路上,鲜见往来车辆。过了满都拉镇向边境线方向走,柏油路尽头变成了土路,颠簸不止。
同行的满都拉边防派出所所长刘忠强告诉记者,达茂旗地处祖国北疆,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之一,这里的边境线也是距离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最近的边境线。阿迪亚的家,距离边境线约4公里。那里冬季漫长严寒,夏季蚊虫肆虐,常年饮水困难,照明等靠风力发电,手机信号也微弱,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到达阿迪亚家时,已是下午。阿迪亚和妻子娜仁琪琪格以及大儿子宾巴一家三口都在家。略有碱水味道的砖茶端上来后,阿迪亚用蒙古语向记者讲述了老两口戍边的故事。阿迪亚和娜仁琪琪格都出生在达茂旗的草原上,是土生土长的牧民。1981年,19岁的阿迪亚入伍,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退伍后,他回到家乡成家立业。当兵的那段经历,让阿迪亚认识到守边的重要性。都曾经当过民兵的阿迪亚两口子,响应国家号召,成为边境线上的夫妻护边员,在边境线上一守就是30多年。
一起巡边
生活条件有些艰苦
阿迪亚家距离满都拉镇有20多公里,大半是土路,交通不便。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了风力发电机后家里才看上了电视。由于周边地下水水质不好,一家人喝水要用水车去6公里外的水井打水。前年,这里才有了手机信号,目前还没有统一供电也没有网络。以前,去镇里办事都是骑马骑摩托,现在家里有了汽车,就方便了许多。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边员们都会得到边防官兵的帮助。除了亲戚和邻居,边防官兵就是阿迪亚一家接触最多的人。阿迪亚家是一处草原110报警点,家里安装了一部ETS报警电话,在没有手机信号时,附近牧民有急事时都来他家寻求帮助。
如今,阿迪亚一家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放牧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阿迪亚说,他和家人不会离开这片土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曾经是一名边防战士,更是眷恋故土的蒙古族牧民。能够为国守边,是一家人的骄傲。
两代人的守边承诺
作为护边员,放牧就是守边。30多年来,阿迪亚和妻子每天在边境线附近放牧,同时注意着边境线附近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异样,就会第一时间向边防派出所报告。发现偷猎和挖掘发菜的外地人,堵截临界牲畜,劝返乞讨流浪人员,这些都是阿迪亚做过很多次的守边工作。
成家后不久,阿迪亚和妻子有了两个儿子,一家人过得平安幸福。阿迪亚和妻子省吃俭用,供两个孩子读书,希望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儿子宾巴大学毕业后,选择去日本留学,并在那里工作了3年。小儿子阿迪力则在上海学习工作了几年。前年,宾巴和弟弟相续回到家乡,与父母共同生活。宾巴说:“这是我的家乡,这里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所以,我和弟弟都选择了回家。父母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作为儿子陪伴在他们身边是应该的。父母大半辈子都在为国家守边,今后我和弟弟也会扛起这份责任。”
宾巴说,父亲是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自己也在去年入党了,这是一家人最自豪的事情。现在,宾巴的儿子3岁了,弟弟阿迪力的儿子也有6个月大了,一家人团聚是最幸福的事儿。
边境线上的新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为了防范人畜频繁越界,包头边防支队因地制宜在牧民群众中发展了40多对草原110夫妻护边员,并设立了“草原110”报警点。这些护边员家庭,就像不换防的哨所,多年来与边防官兵一道,守护着边境线上的稳定。
如今,守望着达茂草原88.6公里边境线的护边员们,多是50多岁的夫妇。年轻人更多地选择搬迁到生活便利的城镇生活。边境线附近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每个护边家庭都相隔着几公里,生活的不便可想而知,他们守边的精神就更令人感动。
包头边防支队支队长栗永权告诉记者,为更有效地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边境地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支队立足边防职能,在驻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整合了司法、民政、草监等16家边境管理资源,设立了北疆警地联动综治服务中心。中心集群众接待、分析研判、矛盾纠纷调处、联合处置、指挥调度职能于一体,实现了边境社会综合治理、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五位一体联合巡边、突发事件联合处置等十大功能,实现了边境管控联防、治安问题联治、矛盾纠纷联调、平安建设联创,发挥了及时预警、精准研判、有效处置的作用,强化了新形势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合力。
广袤的边境线上,有边防官兵的忠诚驻守,更有这些默默无闻的守边员常年的奉献。这些为国守边的平凡家庭,应该被祖国和人民铭记;这种守边的执着精神,应该在边境线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