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


在古诗词中追寻清明文化

《北方新报》(2017年4月5日) 15版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前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里人们除了扫墓,还有很多民俗习惯。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每到清明节,多数人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诗人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不仅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更是表达了世人清明时节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这首《清明》诗流传甚广,成为清明诗的代表作。其实,古时描绘清明节的诗歌不仅只有这首《清明》,还有很多名篇佳作,就让我们一起在古诗中追寻清明文化,一窥古人在清明时节的生活习俗。

  作为节日,清明节的形成与“寒食”密不可分。在古时,清明节亦被称为寒食节,即禁火吃冷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这首《寒食》所讲述的即是寒食节的来历。相传,介子推乃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二儿子重耳的门客。后来在重耳成为霸主的时候,介子推却偕同老母隐居山林,不要封赏。重耳寻他的时候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也不出来,后来在他死去的柳树洞里,发现他留下的劝重耳勤政廉政的一首诗,后人感其大义,设寒食节,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与清明节并举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由此也让清明节成为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在这一天,都要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凄惨情景。写哀思逝者悲痛心情的,似乎要数高翥《清明》一诗最为著名,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苏轼的《江城子》词是清明悼亡词中的杰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陆游也有“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哀婉诗句,道出了千万游子清明盼归与亲人团聚的心声,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惆怅……

  清明节是一个感怀人生、激浊扬清的节日。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表达了对人生几何的无限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倒不如清贫一点,简单一点,快乐一点,更有价值。黄庭坚的《清明》诗别具一格:“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他感慨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清明节还是世人结伴出游、野外寻春的时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智慧的古人,对清明节不仅注进了厚重孝道的传统习俗,还加入了踏青赏春的浪漫元素。他们在寒食禁火、清明祭祖的同时,创造性地成就和沿袭了插柳、射柳、戴柳、蹴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荡秋千、放风筝等古老习俗。骆宾王的《镂鸡子》是较早记录唐人清明节活动的五律诗歌:“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所谓“镂鸡子”,即指在鸡蛋上刻画花纹,是那时流行于清明时节的一种风俗。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人程颢在《郊行即事》中记述了郊外原野披上绿装,山花点缀其间之时,踏青的人们穿过柳荫,在春意盎然中尽情游玩的情景。

  时代发展到今天,放眼四野,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我们应当在清明节礼感恩尽孝,增进亲情,缅怀先贤先烈的功绩,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同时,无论喜与忧,乐与愁,两者兼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盛世清明,维护当下“清明复清明”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向大自然,感受“清洁和明净”,不负大好春光,这才是弘扬清明节文化的意义所在。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