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老孙来也!” 六小龄童鸿德学院说“西游” |
| ||
4月6日14时30分许,戴着红色眼镜、身穿红色外套的六小龄童缓步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文体馆,现场在座的2000余名大学生同时起身欢迎。六小龄童的一句“俺老孙来也”,瞬间点燃全场激情。应北方新报社邀请,六小龄童再次来到首府参加由内蒙古日报社、自治区网信办、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主办,北方新报社、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内蒙古少年报》、正北方网、大草原客户端、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伊利全程赞助的伊利·书香伴着乳香飘草原读书月名人演讲周活动及《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图书首发仪式。
带病参加活动
当日11时许,六小龄童在助理的陪同下走出机场,《内蒙古少年报》的工作人员送上了哈达和鲜花。当他摘下口罩瞬间,周围眼尖的旅客立刻认出这是六小龄童,纷纷喊着“猴哥,合个影吧”。还有不少旅客拿出手机拍照。
旅客李静向记者展示了用手机拍到的六小龄童的照片,并兴奋地说:“我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没想到能亲眼见到六小龄童本人,真是太激动了。前几天我从网上看到有消息说六小龄童生病了,希望他快点好起来,身体健康!”
3月31日晚,六小龄童因患急性阑尾炎住进北京一家医院。4月6日,六小龄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段时间他的身体确实不舒服,但是为了履行两年前和内蒙古读者的约定,他还是坚持带病来到首府参加本届草原读书月名人演讲周活动。
《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图书首发
《西游记》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的诠释之作。六小龄童在这部戏中刻画的孙悟空形象在中国人民心中已经无可替代,成为不朽的传奇。
在现场一段经典视频回放后,六小龄童在掌声和欢呼声中步履轻盈地走上演讲台。会场两侧坐满了学生,“弘扬传统文化 传播西游精神”“美猴王再探《北方新报》草原读书月”“最棒的六小龄童 你是我们的英雄”等条幅挂在会场四周。在演讲台正前方,席地而坐的大学生们举起六小龄童的著作,向他致敬。
在现场,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乌日吐那斯图,草原读书月策划人、伊利集团企业事务部公共事务总监韩飞与六小龄童共同为《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图书首发揭幕。
《北方新报》草原读书月活动到2016年已经举办了11届。此项活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受到了全区广大阅读群体的欢迎,已经成为我区重要品牌文化活动之一。2014年,在第9届草原读书月活动期间,六小龄童特别将《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出版权捐赠给了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版,并在《内蒙古少年报》进行了连载。《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图书是六小龄童第一部以蒙古文出版发行的著作。
《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图书首发揭幕后,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乌日吐那斯图向六小龄童赠送100套《听孙悟空说西游》蒙古文版图书,并赠送一把马头琴。之后,伊利集团企业事务部公共事务总监韩飞,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图书大厦总经理张颖,鸿德学院院长周玉树分别向六小龄童赠送礼物。
文/本报记者 刘晓君 郑慧英 摄影/本报记者 牛天甲
剪纸非遗传承人赠送作品
在现场,当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剪纸非遗传承人赵美玲和崔霞将一幅长6.8米、名为《花果山水帘洞》的剪纸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顿时惊艳了全场,赞叹声此起彼伏。看到眼前的作品,六小龄童情不自禁地向作者赵美玲竖起大拇指,连声致谢。赵美玲当场将这幅作品赠送给六小龄童。
赵美玲说:“我对86版的《西游记》情有独钟,特别是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角色。看完电视剧后,我就有了要剪一幅有关孙悟空剪纸的想法,但是总是找不到一个恰当的主题入手。2016年正逢猴年,我突然有了灵感,通过花果山水帘洞来刻画美猴王的形象。于是,我在当年春节正月初十这天拿起了剪刀,找来一张5米长的红纸,开始创作,并将这幅作品命名为《花果山水帘洞》,历时一年才完成。当得知六小龄童要来呼和浩特时,我加班加点在4月5日晚上将这幅剪纸作品装裱完成。”
据赵美玲介绍,这幅作品分为五个部分:孙悟空出世,石猴汲取天地之灵气,修炼成神猴;孙悟空与众猴发现了花果山水帘洞,谁都不敢进入,孙悟空却胆识过人,进入水帘洞发现这片福地,被众猴尊称为“猴王”;作为“猴王”,孙悟空觉得应该多学本领,拜师学艺;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将定海神针作为自己的兵器;孙悟空成为齐天大圣。
记者了解到,今年62岁的赵美玲是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农民剪纸艺术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拉特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主要擅长纪实剪纸,通过剪纸讲故事。
“北猴传人”现场助阵
在媒体见面会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北派猴王”李万春之孙李继春。一番亲切的问候之后,李继春将一本传记《梨园英才李小春》送给了“南猴传人”六小龄童。
李继春现任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继春的祖父李万春与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并称为“南北猴王”,两人不仅都在猴戏艺术上有成就,也是生活里的挚友。而两人的后辈在延续前辈的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将这份友谊延续了下去。
随后,六小龄童讲述了他与李家的渊源。他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压力,李万春先生曾提点他“猴戏就是要让观众记住眼睛,记住那双火眼金睛”。这一建议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让他成功塑造了电视荧屏上的孙悟空。
李继春告诉记者:“我非常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而且看过许多遍,还一边看一边模仿六小龄童老师在剧中的动作,并把六小龄童老师塑造的形象搬上京剧舞台。今天,六小龄童老师能带病前来,我非常激动,希望他早日康复。”
李继春(右)向六小龄童赠书
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乌日吐那斯图(左)向六小龄童赠送马头琴
伊利集团企业事务部公共事务总监韩飞(左)向六小龄童赠送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