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


吕富增:我是一个兵

《北方新报》(2017年4月13日) 03版
  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吕富增
  吕富增保存的纪念章
  吕富增当年的战友们

  文·摄影/本报记者 查 娜

  1948年,吕富增参军离开了家乡,从此再没有回去。七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复员后,他成为了一名铁路职工,投身于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如今,87岁的吕富增仍然保留着当兵时的纪念章,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是在朝鲜战场的那两年。那用血书表明的心愿,是他一生的骄傲。

  18岁参军

  4月8日,记者如约来到呼和浩特市车站后街铁欣花园的吕富增家中,这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给记者拿出了自己最珍贵的收藏——一个十厘米见方的小铁盒。里面是四十多张颇有年代感的黑白照片和六七枚纪念章。照片上,清一色是穿着军装的小伙子。也有几张双人照,一男一女,胸前都带着大红花。吕富增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的战友,大部分是抗美援朝时,在离开朝鲜战场时留给他的纪念照,还有的是把自己的结婚照送给他,这些都是分别后寄过来的。

  60多年过去了,已经87岁高龄的吕富增开始有些健忘了,但是当年的这些战友,每一个人的名字他都记得,还能说得出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在朝鲜战场那两年的回忆,像刀刻一般,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里,任岁月冲刷,永远无法忘怀。

  1948年,18岁的吕富增参军离开了家乡。母亲早逝,家中只有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吕富增万般不舍,却又不愿放弃当兵打仗的心愿。吕富增想,等战争胜利,全国解放了,他就回家,到时候一家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这次离家,让他从此告别了生活18年的那片黄土高坡。

  入伍之后,吕富增跟随部队进军大西北,参加了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枪林弹雨的磨炼,让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农村娃迅速成长,1949年9月16日,吕富增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战场历练,让吕富增逐渐成熟,而一场更艰巨危险的考验,正等待着他。

  内蒙古各族人民

  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抗美援朝”期间,当时还未合并的内蒙古自治区和绥远省各族各界人民踊跃投入到保家卫国运动中,大家踊跃捐款捐物支援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12月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内蒙古分会在张家口成立,领导和支持内蒙古人民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951年,绥远省陕坝专区公布招收300名志愿军,当地青年都踊跃报名。哲里木盟一名蒙古族老大娘把3个儿子都送上了朝鲜前线;扎赉特旗查干木林嘎查(村)1951年有60多名蒙古、汉族青年参加志愿军。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上,到会的3000多名蒙古族牧民捐献了4000头牲畜和1万多块银元;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旗有一位蒙古族牧民,一个人就捐献了15头牛和50只羊。绥远省乌拉山地区的农牧民把珍藏多年的元宝、首饰、银碗等贵重物品捐献出来;昭乌达盟各族人民共捐款1.24亿元人民币(旧币)和200两银子及大批日用品……到1951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的所捐款项可以购买31架战斗机,绥远省的所捐款项可以购买18架战斗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满洲里市承担了苏联援助朝鲜的军火及其他军用物资的转运工作。满洲里市的广大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接受了这项光荣使命,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多次受到党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表扬。

  据资料记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除了各族人民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内蒙古军区指战员更是积极请缨奔赴朝鲜参加战斗。内蒙古骑兵三师第23团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210团后,配备了我国刚刚试制成功的最新式武器——506式火箭排炮,于1951年10月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他们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大量歼敌,先后涌现出了11个集体功臣单位和123名英雄模范。

  内蒙古骑兵部队还担任了为朝鲜前线调教、输送战马的任务。1951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从内蒙古为志愿军购买一批战马,乌兰夫同志当即表示,先把内蒙古骑兵部队的战马送往朝鲜前线,然后从牧区购买新马由内蒙古骑兵部队负责训练,受到周总理赞赏。调教军马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任务,内蒙古骑兵部队的指战员们不畏严寒酷暑,日复一日地坚持调教,一批批优良的战马被及时运送到前线,保证了战争的需要。

  绥远起义部队于1950年12月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1951年9月1日又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奉命开赴朝鲜前线修建泰川、院里、南市3个机场。广大指战员艰苦奋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机场的修建任务。同年11月底,将士们凯旋。该兵团是内蒙古唯一一支派往朝鲜战场的部队。

  血书明志

  1950年,朝鲜战场的烽火,让中国掀起了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轰轰烈烈的战斗。部队里群情激愤,年轻的将士们摩拳擦掌,随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吕富增也一样,积极请战去朝鲜战场。当时,他和战友们写下血书表明心志。由于是党员,又是入伍三年以上、表现突出的老战士,吕富增和另外两名战友,被选中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

  1951年4月,吕富增和战友们坐着军用大篷车历经几天的颠簸来到了朝鲜战场。

  朝鲜战场的艰苦卓绝,即使是吕富增这样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战士也觉得永生难忘。1951年初刚到朝鲜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都是住在野外。

  “在朝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和战友们没有住过一天房子,直到1951年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挖了很多防空洞,我们才有了住处。”吕富增回忆,即使是这样的住处,也经常遭遇被美军飞机炸塌的情况。因为战争初期,轰鸣的飞机每天白天在天空盘旋,一旦发现地面目标就会狂轰滥炸。吕富增在部队里任通讯员,冒着敌人的封锁线送情报是常有的事情。虽然经常与死神擦肩而过,吕富增和战友们却从没有丝毫退却,一门心思地要打退美帝国主义。

  开城保卫战

  吕富增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开城附近,主要任务是保卫开城这座在朝鲜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城市。开城位于朝鲜“三八线”以南,汉江口以北、临津江以西地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后一直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所控制。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开城被划为中立区。

  1951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发动“秋季攻势”失败后,在停战谈判中,虽然放弃了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人民军队后方的无理要求,但是在其提出的新的军事分界线方案中,仍然把开城划入美方控制区,并企图以武力夺占开城。

  为保卫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强对开城以及临津江以西地区的防御,不轻易放弃一寸土地,并尽可能向前推进,准备随时参加保卫开城的作战。11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以部分兵力,对开城以南地区经常破坏和骚扰谈判中立区的南朝鲜军地方武装进行两次作战,将阵地前推至汉江北岸和砂川河西岸,形成西起礼成江东至板门店长50公里的防线,扩展土地280平方公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亦于1951年12月28日至1952年1月8日攻占了智陵洞北山以及 88.6高地,前推阵地16.5平方公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第63军的作战,保卫了开城地区的安全,保证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行。

  永恒的回忆

  1953年,随着战争的结束,吕富增和战友们回到了阔别两年的祖国。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后一次参加战斗。1955年,吕富增从部队复员,并在1956年进入呼和浩特机务段工作,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随后,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4个孩子。人生的轨迹从此回归平淡。那些曾在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有的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上,有的回到了家乡,再难有机会相见。

  吕富增记得当时他们的衣服后面都有一个牌子,写着名字、籍贯和单位,就是为了防止飞机和炮弹击中以后找不到尸体。找到牌子,就找一个木头棍劈一半,写上名字,钉在那里,这名战士也就此埋在了那里。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60多年过去了,吕富增总是能梦到朝鲜战场上留下的那一个个小木牌,和那些团结互助、朝气蓬勃的战友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来自祖国各地年轻的战士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危,是何等地无畏。那宝贵的精神,是吕富增想讲述、想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