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清格尔泰:现代蒙古语言学奠基人

《北方新报》(2017年4月14日) 03版
  清格尔泰 (资料图片)

  清格尔泰是我国现代蒙古语言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的语言学家,被认为是蒙古语言学泰斗。曾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在其一生中对蒙汉文化交流,蒙古语的研究和发展,现代蒙古语的进步有着卓越的贡献。其著作远销海外,而清格尔泰教授本人也多次获得各种荣誉。

  

  艰苦求学路

  

  1924年6月,清格尔泰生于内蒙古喀喇沁中旗。他起初在一家蒙古文私塾上学,两年后转入东北洋式学堂求学。毕业的时候,他听老师们说,在这里学不了多少知识,要学知识就要到北京蒙藏学校。经和家人商议,清格尔泰决定赴京求学。由于北京蒙藏学校当时不招生,他便来到了厚和浩特市(日伪统治时期对呼和浩特市的称谓),准备到厚和蒙古学院求学。然而,当时厚和蒙古学院主要招收西部地区的学生,他又一次被拒之门外。无奈,他只好借宿在老师的集体宿舍里,带来的钱快用完了,他尽量节约,一日三餐只吃焙子。那一年,清格尔泰只有15岁。

  后来,厚和蒙古学院补招学员,清格尔泰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被录取,插班到师范班二年级就读。

  

  留日学习理工

  

  1941年,清格尔泰赴东京留学。当时的留日学生在报考学校以前常常议论:为了祖国和民族,我们到底该学些什么本领、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有同学劝他,我们国家理工科方面的人才太少。于是,他决心报考理工科。

  清格尔泰白天在为内蒙古留学生安排的特设预科班学习,晚上则去东京有名的补习学校补习数学和英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如愿考入了东京工业大学。后来他又转学到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部学习。1945年,他下定决心提前回国。

  

  潜心研究蒙古语言

  

  清格尔泰回国后不久,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他在内蒙古自治学院任教。既编写蒙古语文教材、讲授蒙古语文课,又编译政治课教材、讲授蒙古语政治理论课。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内蒙古自治学院的一半老师调往齐齐哈尔办起了内蒙古军政大学,清格尔泰也奉命前往,并在内蒙古军政大学建立了内蒙古历史上第一个蒙古语文研究室。

  1949年,清格尔泰被调往内蒙古日报社书刊组工作,是蒙古文编辑部的编辑,兼任新闻干部训练班的教育科长。在此期间,他赴呼伦贝尔盟进行过语言调查,并且完成了《蒙文文法》一书。

  1954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请来苏联专家,开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改革和无文字民族创立文字问题。清格尔泰被任命为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文教研室主任,并且负责组建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根据两次调查结果,清格尔泰写出了调查报告《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蒙古语方言概况》发表在《蒙古语文》杂志上。对此,《二十一世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一书评价说:“这是中国学者对境内蒙古语族6种语言及蒙古语方言进行全面研究的第一个公开发表的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以蒙古语族语言调查为标志,中国的蒙古语族语言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异军突起,形成了以清格尔泰为学术带头人的实力雄厚的中国蒙古语言学派,开创了中国蒙古语言研究的黄金时期。”

  

  创建蒙古语言文学系

  

  1957年10月,内蒙古大学成立,清格尔泰调到内蒙古大学工作,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蒙古语言文学系。当时,内蒙古大学其他各系都得到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支援,而蒙古语言文学系在我国属于首创,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清格尔泰只能白手起家。

  在担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期间,清格尔泰组织和领导了大学蒙古语教材《现代蒙古语》的编写工作。该教材出版后受到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蒙古语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1962~1977年,清格尔泰主持了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室《蒙汉词典》的编撰工作,这部词典收词约5万条,是迄今收词最多的蒙古语词典。

  从研究古代蒙古语的目的出发,清格尔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共同组建了契丹文字研究小组,由清格尔泰任组长,联合攻关契丹文字。他们后将研究成果总结成论文《契丹小字研究》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契丹小字研究》1985年以专著的形势出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年12月27日,中国现代蒙古语言学奠基人清格尔泰在呼和浩特病逝,享年89岁。

  文/甘峰岭 潘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