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


精准脱贫开局首胜
——2016年内蒙古脱贫攻坚战综述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3日) 01版

□本报记者 李文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关键的是要看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头号民生工程,是沉甸甸的责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对于脱贫攻坚如此表述。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一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根,脱贫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

首战之年捷报频传。全区超额完成全年减少21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12个区贫旗县摘帽,31个国贫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00元以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重在一个“实”字——

责任扛在肩 工作抓在手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一年,我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全部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新成立脱贫攻坚推进组专项推进。贫困地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治区与盟市、盟市与旗县、旗县与苏木乡镇层层签订了脱贫责任书。

38位省级领导“一对一”联系38个贫困旗县,带动409名盟市级领导、1852名县处级领导分别联系贫困苏木乡镇和贫困嘎查村。攻坚期内,贫困旗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撤离,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基层探索、顶层设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围绕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我区陆续出台《盟市党委、政府(行政公署)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各行业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细化、实化推进脱贫攻坚的举措,构建“1+N”政策体系,自治区本级出台19个推进精准扶贫的配套政策,拿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实举措硬办法,打出了组合拳,体现了超常规。

突出一个“准”字——

扶真贫 真扶贫 真脱贫

这一年,扶持对象更精准,精准扶贫基础更牢固。2016年,全区集中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剔除不符合标准21.4万人,新识别补录14.4万人。在9852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嘎查村全面推行“453”挂图作战法,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做到了“扶持谁底数清、谁来扶责任清、怎么扶办法清、如何退要求清”。

2834个贫困村每个村选派了一支驻村工作队,全区共选派驻村工作队3463个,驻村干部1.1万名。15.2万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35.7万贫困户,每个党员干部包联3-5户贫困户,实现了帮扶工作全覆盖。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扶贫监督问责体系逐渐成形,我区制定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办法》,开展联合督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300多次,实现了12个盟市、57个贫困旗县督查检查全覆盖。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我区脱贫攻坚工作被列为3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