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

视点
“N+1”滚动模式引领精准扶贫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9日) 11版

如何夯实基础党建基础,有效发挥基层党员示范作用,让党员干点与群众盼点有机结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城镇社区等领域党建工作,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委把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融合,转变扶贫思路,以创建优秀党组织为基础,党员带头率先垂范,持续推行党员扶贫“N+1”滚动模式,有效推动了该旗扶贫攻坚工作进程,逐步形成党员滚动扶贫模式。

“N”是指旗、苏木、嘎查,帮扶单位党员干部、驻嘎查干部、嘎查“三委”班子成员和嘎查全体党员等多方帮扶力量。“1”是指每个被帮扶贫困农牧民户。

由嘎查党支部动员每名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自愿捐助数量不等的基础母羊,形成党员滚动扶贫羊群。通过嘎查或村推选贫困帮扶对象,嘎查、村到会三分之二以上人数同意方可通过。贫困帮扶对象公示7天后与嘎查、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签订项目协议书到第3年帮扶户需按原分配数量归还基础母羊,此期间内,羊绒毛和羊仔归帮扶户。

党员扶贫“N+1”滚动模式实施以来,不仅提高了扶贫户脱贫的自信心,而且增强了扶贫户自我发展意识。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破解了当地多年的扶贫攻坚难题。

布音达来的生命线

2014年, 32岁的布音达来,在体检中被查出乙肝,后转化为肝硬化,前后在鄂尔多斯市、石嘴山市、河南、北京等地进行治疗,花费近100万元。

布音达来,出生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其日嘎嘎查,父母早年离异,靠57岁的母亲查干一人支撑家庭生活,巨额的医疗费用让一家人的生活异常艰难,令查干一度失去生活信心。

得知这一情况后,阿尔巴斯苏木乌兰其日嘎嘎查党支部原书记乌兰其其格,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帮助布音达来,渡过生死难关。

当时,布音达来家的困境,是摆在阿尔巴斯苏木乌兰其日嘎嘎查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大家都不富裕。该嘎查共有党员25名,农牧民89户,全嘎查共348人。乌兰其其格说:“25个党员,一人捐200元,总共是5000元,和布音达来持续治疗产生的费用相比杯水车薪。最后,经党支部商议,嘎查全体党员通过,决定每个党员捐出2只母羊,25名党员共捐出50只母羊,分给乌兰其日嘎嘎查两家贫困户。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2年时间里,母羊下的仔和绒毛归帮扶户,两家困难户和嘎查党支部签订合同,2年后归还基础母羊。”

在乌兰其日嘎嘎查基层党支部和嘎查全体党员的无偿捐助下,查干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重新被点燃。她说:“如果没有乌兰其日嘎嘎查党员的帮助,我的孩子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情况。过去我家羊的数量少,收入只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因为有了25只‘扶贫羊’,2年来,我的羊已经发展到200多只,每年的收入能维持孩子治病吃药,布音达来有了生命线,再不用到处借钱了。”如今,布音达来的病得到有效治疗,查干的家也从靠人救济,变成了能自立、能生存、能致富的家。

由“党员扶贫”到“困难户致富”

据介绍,一只普通的母羊培育好了2年能生育3只羊,25只基础母羊2年最少增加50只羊,25只羊光卖羊绒2年收入1万元。一个羊羔卖500元50只羊羔卖2.5万元。25只“扶贫羊”2年能为扶贫户创收3.5万元。第3年、第4年……持续增长实现财富滚动。

如何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始终是摆在鄂托克旗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受区域和不同环境的限制,旗委推出了各种因地制宜的扶贫措施,滚动式扶贫模式是该旗对贫困村、嘎查、户,采取的脱贫致富的最佳方法——由最初的“扶贫羊”到“扶贫牛犊”“扶贫鸡鸭”等不同物质群,并影响更多的企业家、农牧民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从扶贫点辐射发展到一个嘎查、苏木、旗,最终实现整体推进。

截至目前,全旗25个嘎查党支部帮扶贫困户76名,65名贫困户已脱贫致富。(高世宗 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