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


5年亮剑戍北疆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1日) 06版
认真夜查。
整装待发。
女交警扶老人过马路。
首府街头的警务工作站。
民警深入牧区宣传法律法规。
中国第二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乘坐直升机武装空中巡逻。
联勤联动巡逻。
威武民警乘新装备接受检阅。
反恐演练。
空中巡逻。
飒爽英姿。

谋稳定,惠民生,践行守望相助, 创一流业绩,铁肩担使命; 图发展,抓改革,推进“四项建设”, 建一流铁军,亮剑戍北疆。

□文/马帅 图/韩斌

2012年7月,以马明同志为首的自治区公安厅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以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亮丽风景线为目标,以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大力推进“四项建设”为动力,严于砺剑,善于挥剑,敢于亮剑,全力维护自治区社会大局稳定,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力提升公安机关履职能力。

5年来,自治区公安厅举办了中俄、中蒙反恐防暴联合演练;完成了赴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建成了环京、环疆、环边、环区公安检查站255个;打赢了“震慑”“雷霆”“飓风”“亮剑”等系列专项行动……

5年来,公安局长进班子和异地交流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为基层配发警用装备和厅机关应急保障工作位居全国前列;破案会战、缉枪治爆、公安信访、情报信息等多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5年来,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实现“双跨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双提升”;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实现“双下降”……

联动防控保边境稳定

“有国必有边、有边必有防、有防必有警、有警必有责”。这是我区公安机关在新时期遵循的戍边维稳新理念。

内蒙古是我国边境管理区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有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42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和19个对外开放口岸。

我区5万公安民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奋发有为,牢记使命,枕戈待旦,在边境管理区全面推行了联动化防控、便捷化报警、可视化巡查、围墙化封堵的“四化固边”社会治安防控模式,在广大边境地区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确保了我区边境地区的绝对稳定,打造出祖国北疆最安全、最和平、最稳定的亮丽风景线。

外联俄蒙。我区公安机关全面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国际警务合作,创新“警务外培”融合机制,在共同打击跨国犯罪、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俄蒙不成为腐败分子的避风港、暴恐分子的滋生地、枪爆物品的中转站”的重大目标。

2014年10月20日,“利剑-2014”中国内蒙古·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警方反恐防暴联合演练在满洲里市成功举行。

2015年7月28日,自治区公安厅与俄罗斯联邦后贝加尔边疆区安全局举行第14次工作会晤。马明与卡久林·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局长就双边地区反恐斗争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应对措施等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

2015年9月10日,“雄鹰-2015”中蒙边境地区警方联合反恐演习在二连浩特口岸正式拉开帷幕。

内接八省。我区公安机关依托地缘,务实作为,按照“依法、及时、无偿、高效”的原则,积极构建了多级、多边、多元的内接八省、辐射全国的警务合作框架,就象一条巨型扁担,自东向西挑起了东北、环京、西北三大警务协作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开通了人口、出租房屋、违法犯罪等数据共享共用大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发挥了环京、环疆护城河的作用。

2013年8月8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警务协作第四届联席会议在兴安盟召开,确定了信息资源共享、反恐维稳协作等14个方面成为四省区警务协作的重点内容。

2016年10月19日,公安部、北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六届联席会议第二次主席会议在鄂尔多斯市召开,深入交流西北地区警务合作成功经验,并就进一步增强警务协作实效、维护区域和谐稳定进行研究部署。

平安内蒙古建设成效显著

“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固本强基,服务至上”。这是我区公安机关在新时期遵循的平安建设新理念。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待越来越高,平安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产品,平安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区公安机关持续发力,平安内蒙古建设如火如荼、成效显著。

牢固树立“平安是打出来的”理念。始终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不断加强“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快速侦破了鄂温克旗一家三口被害案、敖汉旗致两死一伤纵火案、四子王旗特大故意杀人案等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积极响应公安部“猎狐”行动的统一部署,坚持缉捕与劝返同步发力,取得了境外追逃工作的新突破。2014年、2015年均超额完成公安部下达的缉捕任务。

牢固树立“狠抓基层基础、坚持社会共治、加强科技运用、立足法治保障”的目标要求。针对我区公安基层基础薄弱、情况复杂等不利因素,紧紧围绕依托边、牧、农、林、城5大区块,建立了区域特色鲜明、整体支撑联动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呼和浩特市的“眼云痕网”立体布局、包头市的“四级巡控”机制、赤峰市的“六位一体”巡防、锡林郭勒盟的“牧区联防联网报警系统”、巴彦淖尔市的“九小警务”、通辽市的“警务共同体”、乌海市的“智慧档案馆系统”等一大批亮点措施,在实战应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

牢固树立“重心下沉、保障下倾,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的理念。切实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从2012年开始,自治区公安厅为各盟市、旗县累计配发了6亿多元的警用装备,为基层警务实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自治区公安厅应急物资储备库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了横向互援、纵向联运的应急保障储备体系。在全国率先同步投入使用了公安二三级网高清视频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警务云建设工程被公安部科信局誉为“在全国树立了新的标杆”。

牢固树立“情报为先、力量为本”的理念。建立了层级指挥、评估分析、预案方案“三大体系”和外围保核心、科技保安全“两大机制”的大型活动安保维稳格局。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再到“嫦娥”五号航天飞船返回舱回收;从“2013中国越野汽车拉力赛”“2014中国越野汽车拉力赛”到“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5丝绸之路中国越野汽车拉力赛”,全区公安民警确保了各类大型活动的绝对安全。

牢固树立“训练工作常态化、监督检查常态化、消防宣传常态化”的理念。我区连续21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保持了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2012年8月22日,我区组建了第一支警务航空队,在重大活动安保空中巡逻、重大节日空中消防巡查、重大应急救援空中搜救等警务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第一辆消防坦克在包头市灭火救援演习现场亮相,这是自治区消防总队、内蒙古世纪消防科技公司与内蒙古一机集团联合研制的新型特种消防坦克,被称为“火魔克星”。

牢固树立“治源头、查隐患、防事故、保畅通”的理念。我区连续5年未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根据地域实际特点强化交通管理措施,扎实开展路面管控工作,特别是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动态管理,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大中型客货车检验率、驾驶人审验率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主要高速公路被列为全国样板路。自治区公安厅新指挥大厅实现高清拼接显示屏配有控制客户端,同时显示 PGIS警用地理信息、公共安全视频、治安卡口、高清交通路况等画面,实时查看社会面治安、交通等状况,实现“一张图”全方位可视化指挥调度。

守望相助民族大团结

守望相助,团结进步。这是我区公安机关在新时期遵循的促进民族团结新理念。

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繁荣稳定。我区全体公安民警牢牢把握、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做大做强民族警务和民生警务,勇做民族工作的践行者、民族团结的捍卫者、民族政策的宣传者,构建了和谐的警民关系,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

民族警务。基层一线首创的奥特尔流动警务室、蒙汉双语执法网站、蒙古包警务室、马背警务室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警务模式,成为8000里边防线上的亮丽风景。以派出所工作为平台,以流动和固定警务室为依托,以报警服务系统为纽带,集防范打击、社会管理、服务群众、应急救援等功能为一体的草原110,成为边民群众的守护神,获评国务院社会管理创新奖。截至目前,全区建成警务室4493个,其中城镇警务室1805个,农牧区警务室2029个,流动警务室659个。城镇警务室覆盖率达到97%,农牧区警务室覆盖率达到88%。

作为牧区派出所民警的杰出代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民警宝音德力格尔以地图、褡裢、手机为“三宝”,独创多走、多看、多问、多记、多想的“五多”工作法,16年如一日,每年骑行摩托车6万多公里穿梭在广袤的草原牧区,摸实情搞宣传,义务当起邮递员,在他负责的167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连续13年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生,被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赛因察戈答(蒙古语意为好警察)。

我区各级公安机关将蒙汉双语学习教育列入各类警察培训大纲,制作了学习教材,让民族语言搭建起警民和谐共处的友谊桥梁。全区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的蒙汉双语110、蒙汉俄三语110等报警服务,紧扣为民二字,成为独具我区特色的公安符号。

民生警务。自治区公安厅在厅本级、盟市和旗县三级公安机关启动联动帮扶机制,实施“百家单位结百村、千个部门帮千户、万名民警联万家”工程,全力打造和谐警民关系升级版,打通公安机关惠及民生微循环。自治区公安厅第二轮定点帮扶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兰格日勒嘎查。2011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共协调和投入资金累计4000多万元,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2月,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扶贫开发办公室授予自治区公安厅帮扶工作示范单位称号。

自治区公安厅开展了以“边疆草原禁绝毒品拥抱美好人生”为主题的全区禁毒“边疆万里行”巡回宣传活动,把禁毒知识送到边陲一线。由民警自编自演、以提高牧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好来宝在牧区广泛流传,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忠诚履职作风过硬

“着力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内蒙古铁军”。这是我区公安机关在新时期遵循的建设过硬队伍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铸牢忠诚警魂为根本,以强化科学管理为核心,以增强能力素质为重点,以培育优良警风为保障,全区广大公安民警忠实履职、主动作为,在维护治安、边境管理、便民利民服务以及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各族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保卫任务,我区广大公安民警牢记使命、忠诚履职,2012年以来,我区各级公安机关涌现出1941个先进集体;9958名民警立功受奖,其中9名民警被评为一、二级英模,54名民警英勇牺牲,180名民警光荣负伤,这些民警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壮丽凯歌。

实践充分证明,我区公安队伍具备为党和人民利益而战、为法律尊严而战、为警察荣誉而战的战斗精神,是一支有灵魂、有血性、有本领的铁军。

依托党建抓队伍。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区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明确把队伍建设融入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打造了党建项目化管理、北疆党建长廊等一批党建品牌,构建了党建队建双提升、同促进的工作格局。在公安信息网开通了全区公安队伍状况问卷调查专栏,面向全区民警开展问卷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民警总体思想状况。

依托制度抓队伍。2015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先后制定了《公安厅机关人事管理工作“1+9”制度规范》和《全区公安机关队伍管理“1+9”制度规范》,基本建立起符合公安职业特点的人员管理制度体系,有力地提升了我区公安队伍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公安机关政治委员工作规范》,明确了政治委员协助局长主抓党的建设、法制等10大项工作,强化了思想建设的领导力量;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民警荣誉培养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民警思想工作制度,广泛地开展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力地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依托培训抓队伍。2014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密集举办了全区公安局长、全区公安政工领导干部、厅机关全体干部、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等研讨培训班。2016年3月,自治区公安厅在全国首家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签订了校厅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挑选厅机关35岁以下民警建立了50人的猛士突击队,常态化开展训练,多次执行重大任务。

依托考核抓队伍。单独运行了厅考核办,集干部考核和干部监督职能为一体。对盟市公安局和厅直部门领导班子开展年度集中考核。和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厅机关民警平时考核系统,建立了周记实、季考评、年终考核三位一体的民警日常考核机制。

依托爱警抓队伍。在工作载体上,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将每年7月第一周设立为爱警周,整合社会力量开展爱警活动。在政治待遇上,2013年4月,全区公安局长全部实现由政府副职兼任并常态实行。协调自治区编办印发《关于对盟市公安局领导班子及部分所属支队领导职数配备的通知》;在经济待遇上,大力推进新警衔津贴标准的落实;在健康保障上,与自治区卫计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从优待警、警医协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民警可以凭警官证可享受优先就诊等5项优待措施。建立了公安机关民警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成立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对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在线咨询等。

依托宣传抓队伍。我区公安机关始终不断拓展舆论宣传工作外延,有效推动纸、电、网三大媒介融合发展,确保了公安队伍面貌好、形象佳。打造了十佳业务标兵、最美警察家庭等先进评比以及“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等品牌,树立了郝万忠、宝音德力格尔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模范人物。以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郝万忠生前事迹为题材拍摄的电影《警察日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建成全国首家公安英烈博物馆,成为全区民警缅怀公安英烈、弘扬英烈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综合教育基地。

2015年,我区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4.2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万余名,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6.5%,八类重点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8.1%。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5.5%,比2014年和2012年分别提高2.2个和4.9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为93.8%,比2014年和2012年分别提高3.1个和6.9个百分点,呈现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刑事案件、八类主要案件、多发性侵财案件、治安案件明显减少的“一无、一少、两升、四降”的良好态势。

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我区调研时强调,近年来,内蒙古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主动作为,在维护治安、边境管理、便民利民服务以及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各族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9月,在大连会议上,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表扬我区公安机关做到了大事没出、小事少出。2016年5月,他在我区调研时强调,内蒙古公安机关全力构建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力维护了祖国北疆的安宁与稳定。

2016年5月23日,全国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向全国推广了我区的经验做法。

2016年8月3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走访自治区公安厅时强调,近年来,全区公安机关、驻区武警部队和边防部队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区公安机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孟建柱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的建设力度,全力维护我区社会大局稳定,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力提升公安机关履职能力,将祖国北疆安全稳定这道风景线打造的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