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


就业一线
创业人员不再等“贷”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1日) 08版

本报乌兰察布市1月7日电 前几天,内蒙古凉城县的郭元胜不到20分钟就办理了一笔金额为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县就业局不仅为我送来了创业担保贷款,还对我进行了创业全程跟踪服务。”实现创业梦想的郭元胜高兴地说。

2016年以来,凉城县就业局协调承办银行、担保公司和社区合作开展了“送贷进社区,助圆创业梦”活动。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和贷前调查等权限下移至社区劳动保障站,让创业人员不再等“贷”,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创业担保手续。凉城县专门开通了创业绿色通道,县劳动就业局为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提供了集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诊断、开业指导、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创业孵化、后续服务八位一体的创业指导服务,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创办各类经济实体。

截止目前,创业培训完成275人,创业人员成功248人,共为21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55万元。 (张建峰)

精准扶贫见实效

本报兴安盟1月7日电 近日,兴安盟就业局组织召开全盟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议暨贫困人员管理系统操作培训班,对全盟120名各级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这是兴安盟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兴安盟通过自行研发比对程序、精准筛选摸清底数、适时出台文件政策、召开专门会议落实、实施精准就业援助、准确识别并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按群体分类施策精准扶贫、依托项目发展吸纳就业、鼓励文化旅游创业项目带动就业等举措促进和落实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刑安)

为军转干部创业指点迷津

本报通辽市1月7日电 日前,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培训讲座,来自全市各地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通辽市创业服务专家团成员、市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副主任郑亚成主讲。郑老师以空杯举例引入正题——“双创的味道”,从理性创业、如何创业和怎么创新3个方面进行讲述,希望学员尽快适应身份转变,从创业者的角度认识自己,从特质、资源、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评价自己。

(杨彤)

“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举办

本报巴彦淖尔市1月7日电 近日,由巴彦淖尔市就业局、临河区就业局主办、巴彦淖尔市智邦人力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年巴彦淖尔市首次“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在河套人才市场召开。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求职人员共计300多人,主要来自临河区各办事处、乡镇的“4050”人员、农民工以及其他失业人员。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