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


草原110捂暖八千里边防线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2日) 13版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内蒙古是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有八千多里边防线,加强军民团结和军地联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把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化双拥共建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千方百计帮助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众志成城固北疆的强大合力。

内蒙古边防总队在全区上百个边防派出所,投资建起集报警、求助、投诉和服务群众于一体的“草原110”综合服务系统,在边境草原覆盖率达到100%,筑牢了维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本报记者 及庆玲

寒冬腊月,内蒙古边疆千里冰封,多数地区气温下降到零下30℃。而在8000里边防线上,覆盖全境的“草原110”让群众的心一直暖暖的。全区上百个边防派出所在内蒙古边防总队的支持下,建起集报警、求助、投诉和服务群众于一体的“草原110”综合服务系统,在边境草原覆盖率达到100%。

达尔罕边防派出所辖区居民高大爷,今年已79岁高龄,他与边防官兵已经相处20多个年头了,几乎成了一家人。多年来,包头边防支队的官兵一直把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每到重要节日,派出所官兵都会到草原走访慰问,与牧民们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

2017年元旦这天,一见到边防官兵,高大爷就把醇香的奶茶和奶食品端了上来,亲切地说:“时间长了不见,真还想得不行!”

在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贾瑞军是当地群众最熟悉的朋友。1996年入伍,8年的牧区生活,使贾瑞军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拥护,被群众称为“好安达(蒙语:兄弟)”!

熟悉贾瑞军的人都知道,他与群众有说不完的话。

2016年冬季的一天,贾瑞军在下乡路上看见牧民巴雅尔双手抱着腿,痛苦地坐在路边,不远处的摩托车已经失去了一个反光镜。他立即将巴雅尔送往达茂旗百灵庙镇人民医院,并垫付了1500元医药费。经过治疗,巴雅尔顺利康复。原来,巴雅尔独自骑着摩托车出去找牛,由于雪大路滑摔了一跤。如果不是贾瑞军及时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这件事对贾瑞军触动很大。针对辖区冬季雪大、牧民出行频频受困的现状,他建议所里组建了一支由5名官兵组成的专业救援队,并购买了担架、钢丝绳、铁锹、防滑链等专业救援工具,积极做好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平时在走包串户时,及时向牧民告知雪天出行注意事项,有效保证了辖区牧民的出行安全。

算井子边防派出所辖区2.1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边防派出所。这个所辖区被沙漠戈壁覆盖,曾被联合国评价为“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这里的群众都知道,每当自己遭遇危险的时候,边防官兵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是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吗?我们在山区里遇到了大麻烦!”2016年10月20日17时,算井子边防派出所接到3名河南籍司机求助,称因路况不熟,他们驾驶的1台运送水煤灰的罐车在距派出所约60余公里处的戈壁滩上被困。

接警后,边防官兵立即赶往事发地,利用携带工具对车底部和车身周围沙土进行清理,用石块和木板将被困车辆下方道路垫平。一切准备就绪,正要将被困车辆拉出时,却发现车辆因故障无法行驶。此时天色已晚,边防官兵只得先将被困人员带回派出所休整。

第二天,边防官兵及时联系车辆从甘肃省玉门市购买了汽车配件,并将被困车辆运输的水煤灰转移至其他车辆,成功将被困车辆拉出。但由于路面过窄,加之路况差,车辆无法正常掉头,边防官兵再次经过多方协调,于第三日从甘肃省马鬃山镇借调一辆铲车协助救援。最终,历时3天,被困车辆和人员踏上返程。

达茂旗巴音花镇牧民格日乐永远不会忘记,2005年,自己因抢劫被判4年有期徒刑,在他极度痛苦的时候,巴音花边防派出所官兵帮助他照顾刚满3岁的女儿和年迈的父母,并协调安排他与女儿见面,帮助他积极改造,提前出狱。

2013年冬季,锡林浩特地区遭受暴风雪袭击。在自身损失也很严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仍旧夜以继日地为群众救灾,帮助群众清理牛棚羊圈上百个,疏通道路30余条,最大程度减少了群众的损失。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边境草原的各族群众都深有感触,满怀感激,他们说,“草原110”捂暖了8000里边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