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鄂尔多斯市推动“创新引领 绿色转型”发展巡礼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3日) 07版
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基地组装车间。
盛大的圣火祭祀。
丰富的民族文化。
欢快的冰上乐园。
精彩的马术表演。
半城山水半城花。
美丽的康巴什区。
神奇的库布其沙漠湖泊。

历史的书页,总会在某些节点上格外鼓舞人心。

前进的脚步,总会在好风沐浴后分外坚定有力。

随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入脑入心入行,如春风般吹遍鄂尔多斯大地,鄂尔多斯人在呼包鄂协同发展中“率先发展、走在前列”的信心更加坚定。

提振精气神,撸起袖子干。连日来,行走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我们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激情、躬身投入的作风;所见所闻,是持续火热的建设现场、令人欣喜的成绩通报。鄂尔多斯200万各族干部群众,正在用一以贯之的苦干实干,托举起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这颗璀璨明珠。

上海庙清洁能源电力外送基地、伊泰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等重大项目建设正酣,京东方鄂尔多斯第5.5代LTPS项目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三星、华为、联想、乐视等全球品牌客户,大数据产业强势开启“云时代”……

品质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容颜展现,脱贫攻坚全年任务高质量完成,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鄂尔多斯蓝”天天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富双赢,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将于今年在鄂尔多斯市举办……

纵横凌云,圆梦实干。鄂尔多斯坚守发展、民生、生态“三条底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唱响“创新引领、绿色转型”奋进歌,着力融入呼包鄂协同发展协奏曲,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实现发展新跨越,谱写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锦绣华章。

发展行动:质效同升

冬日的寒风被挡在了上海庙换流站的围墙之外,围墙之内是火热的建设工地,1200多名工人在紧张忙碌着,车辆穿梭,机声轰鸣。

“换流站目前已经完成土建工程的90%以上,配套电源点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预计2017年6月双极低端投运,9月双极高端投运,目前看应该没有问题,能够实现。”工程总监理工程师赵飞驰介绍说。

作为国家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大支撑性项目,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总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总投资35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就地消化煤炭3000多万吨,同时还将有效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对推动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自治区保障首都、服务华北和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一组组数字仿佛跳动的音符,谱写着鄂尔多斯发展的进行曲。2016年前三季度,鄂尔多斯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45.1亿元,增长7.2%。1至11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6.5亿元,增长8.6%,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6个和1.4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6.1亿元,增长12%。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4项,完成投资1600亿元。国电投80万吨烯烃、伊泰200万吨煤制油、蒙西至天津南电力外送通道电源点规划获批,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电力通道正在顺利推进。中煤蒙大烯烃、中天合创360万吨甲醇转137万吨烯烃等22个项目投产或试产。

凭借工业经济腾飞,创造了发展速度“奇迹”的鄂尔多斯,如今的绿色发展脉络愈加清晰。

目前,鄂尔多斯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燃气、化工为主导,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谋篇布局发展大盘,鄂尔多斯正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朝着“高、精、深”方向前进,转换发展动能,促进发展“能级”和“量级”跃动提升,为自治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先行探路。

鄂尔多斯国际航空口岸正式通过国家口岸办验收,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地市级创建单位,建成9个互联网集聚区,东胜区成为自治区健康产业改革创新试点;发力大数据产业,建设“鄂尔多斯市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区”和“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两大基地,引进了中兴、联通、罗克佳华等重点企业,建成鄂尔多斯至北京第一条路由光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果,勾勒出近年来鄂尔多斯转方式、调结构的清晰步履。

2016年1至11月份,全市完成非煤产业投资1517.4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2.9%;实现非煤产业增加值894.6亿元,同比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4%,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5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个百分点。

2016年,升级国家高新区进入批复阶段,装备制造基地获批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和一批自治区级新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建成3个技术转移中心,“鄂尔多斯煤”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成功……以创新引领,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科学发展之歌愈加激情昂扬。

民生行动:成果同享

鄂尔多斯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201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康巴什区,鄂尔多斯市入选中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鄂尔多斯森林覆盖率已近27%,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3平方米……宜居宜业宜游,为鄂尔多斯建设“品质之城”添上了精彩“评语”。

“看看我的新房,宽敞亮堂;看看我们的美丽乡村,换了个新模样。出门有新油路,活动有文化室,看病有医疗保险,村里还有好产业,政府给咱们老百姓想得面面俱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啦!”准格尔旗大路镇尔圪气村村民郭兰成的话,说出了鄂尔多斯农牧民的心声。美丽乡村建设,农牧民开启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征程。2016年12月18日,在全面小康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上,鄂尔多斯市被授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情暖大地,温暖民心。鄂尔多斯给出了一份满满当当的民生答卷,这份答卷的关键词是品质城市、美丽乡村,是脱贫攻坚、就业创业,是教育优先、医疗保障……核心是“为民”,外延是“温暖”,点点滴滴饱蘸温情。

2016年,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全区率先实现国家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杭锦旗摘掉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帽子;2016—2019年市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年均增收20%以上。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蓝图变为现实。铮铮承诺,掷地有声。

鄂尔多斯对贫困人口实行费用报销“双提、双降、两不”倾斜政策,为国贫户和重点人群配发“扶贫健康小药箱”13970个;各旗区设立了医疗救助基金,已经落实医疗扶贫专项资金1109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934人。各旗区投入教育扶贫专项资金110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5962人。

“来到创业园,有不少扶持和优惠政策,还有创业导师点拨引路,创业初期就没有那么难了。”入驻东胜区大学生创业园两年多来,李博的“品田设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工作室,发展成当地相当有知名度的设计工坊。

大众创业涌春潮,万众创新焕新貌。鄂尔多斯犹如一个“梦工厂”,像李博一样满怀激情的创客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演绎着一幕幕传奇。目前,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1家,累计入驻项目近千个,带动就业1.4万人。

近年来,鄂尔多斯将可用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水平大幅提高。2016年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9343元和10419元,比全区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448元和2579元。组建成立全区首家本科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居全区第二;在全区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市旗乡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创建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举办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化大会;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部分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鄂尔多斯人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感与日俱增。

绿色行动:绿富同行

走进高原杏仁露生产车间,杏仁露的香味弥漫,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马上过年了,新的订单源源不断,我们最近都是加班加点地生产。”一位负责人说。

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杏仁露品牌。公司利用准格尔旗林杏产业的优势,建设山杏基地,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成功实现办企业、绿山头和富百姓的多赢目标。绿色是美,也是生产力。一直以来,鄂尔多斯坚守生态底线,以“绿”为发展底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用绿色勾勒出一幅“山河披绿,四季花香、城在林中、生态和谐”的秀美画卷。在生态建设中,鄂尔多斯“反弹琵琶,逆向拉动”,使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融合,形成生态产业链,绿了荒漠,富了百姓。2016年,鄂尔多斯争取上级各类林业生态建设资金10亿元,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47.27万亩,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

驰而不息的“绿色行动”,使得鄂尔多斯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桂冠,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鄂尔多斯还将在今年承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这是该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在保碧水护蓝天的“战役”中,鄂尔多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2016年,鄂尔多斯大力推进锅炉淘汰189个、堆场全封闭23个、电力超低排放改造13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8项、其他165项,累计完成398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分别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52万吨、1.21万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中心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317天,优良率87.6%,PM2.5浓度为24微克每立方米,各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低于标准浓度限值要求,相比上年优良天数增加15天,优良率增加4.2%,PM2.5下降11.1%,在自治区空气质量排名中名列前茅。

2016年11月4日,鄂尔多斯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条例》,该法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鄂尔多斯市自2015年12月1日起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以绿色为标志的蓝天、碧水、青山、净土,是最基本最现实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对鄂尔多斯市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名字响亮”的鄂尔多斯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的蓬勃发展势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我加压、一往无前,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鄂尔多斯,正在将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继续前行。(池小花)

(本版图片均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