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天大地大安全生产最大
——准格尔旗打造“智慧安监”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巡礼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7日) 10版
模拟场景下救援人员正在将井下被困人员抬上救护车。李源 摄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现场讨论安全整改方案。
学生们围着交警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准格尔旗安全监控应急指挥中心。
安全生产月活动。
安全生产宣传。
内蒙古天润化肥有限公司中控室。

□王昱 邬昱霖

2017年1月16日上午,在准格尔旗安全监控应急指挥中心,笔者通过监控大屏幕,清晰准确地看到:准格尔旗33家煤矿和8家重大型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准格尔旗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做法,走在了全区前列。

为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效率,突出事前防控,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准格尔旗舍得投入、敢于担当、创新管理、与时俱进,率先在全区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在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

“我们就是要利用安全生产信息化这个手段,快捷、有效的来解决安全生产‘三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3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研判,找出这3方面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强安全监管,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准格尔旗委书记麻永飞说。

2016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率领自治区第一安全生产督查组赴鄂尔多斯市检查,在准格尔旗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进行严格检查。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的重要指示,准格尔旗迅速行动并采取积极措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来收集分析安全生产相关信息、指挥处置紧急情况,靠大数据、云计算来监控每个安全生产对象的危险点、复杂点,从而提高全旗安全生产的预控能力、调控能力和指挥救援排险能力。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监控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推动全旗安全生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集中执法等活动,推动安全文化、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让《安全生产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生命”的社会氛围。

推进“三化”建设

破解监管难题

准格尔旗作为自治区重点化工旗县,2014年被国家安监总局确定为全国危险化学品攻坚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全旗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47家(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10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政府部门安全监管技术力量不足,监管效率不高,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有效破解上述难题,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进度,遏制事故的频发,以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效率为主要目标,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导向,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和《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要求,2015年5月启动建设了准格尔旗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8月,准格尔旗安全监控应急指挥中心正式上线投运。

从平台运行以来,共接到有毒有害、可燃气体超标预警信息35357,接受企业对报警处置情况反馈化工29738次,煤矿4020次,反馈率为94.85%;紧急处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4起。系统自动提示证照到期、隐患排查不及时等警示信息150余次,不定时抽查企业领导值班值守和带班情况2万余次。通过信息化平台,极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强化了监管责任的强有力落实。

“安全监控应急指挥中心,通过‘一企一档’、隐患排查及治理、特种作业票证管理、应急救援指挥和现场突发事件处置等几个模块,我们安监部门能及时掌握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经营状况,并对企业的隐患排查以及整治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跟踪和监督检查,按照动态监管数据,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和执法。在遇到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时,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应急救援及现场处置进行统一协调、指挥。我们的平台最终要实现隐患不排查,系统能察觉;上报不及时,系统有提升;整改不到位,系统会警示;责任不落实,系统来考核”的目标”。准格尔旗安监局局长栗建斌介绍说。

打造“智慧安监”

推动“两责”落实

“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会消灭企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于天。”

准格尔旗秉承“让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严格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检查常态化。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武装安全生产、武装企业,使安全生产监管实现层层联网、信息共享、实现一网搜集数据、在线监测、分析情况、处置危险、现场指挥,确保长效防范安全生产问题。

该旗采取打造以一个平台为支撑、六大部分为基础、四大功能为目标的中心。一个平台即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六大部分即安全生产监管软件系统、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可视电话系统、安全专网、硬件环境建设。四大功能即在线监测预警处置、大数据动态存储分析、应急管理和指挥、远程视频会议。通过DLP大屏幕,采取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报警信息的多画面显示,查看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等方法,对全旗8家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同步实时视频监控和有毒可燃气体在线监测,并及时下达指令,接受企业反馈。目前共监控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监测点1133个,监测重大危险源25个,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区域17个,共208个点;对全旗33家在生产的煤化工企业的有毒有害气体(甲烷、一氧化碳)、温度、风速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各煤矿井下人员进行定位和出入井人员跟踪统计、对矿井顶板压力,实施动态监测。目前共有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报警监测点1050个,重点风险源视频监测点140个。

信息化监管平台,建立了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推进企业主动落实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责任为核心,以健全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为重点,以行政执法为手段,以检查考核督促为抓手,以应急救援指挥为保障的全方位监管体系。通过对煤矿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烟花爆竹批发、冶金等八大行业等企业的基础信息、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隐患排查治理、监察执法、职业卫生防治、应急管理等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的采集,运用数据挖掘、关联分析手段,以基本信息“一张表”、综合展现“一张图”的形式实现企业安全信息“家底清”。

“信息化平台为我们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搭建了沟通、联系的桥梁,我们通过对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实现了对安全生产隐患、重大危险源、职业危险因素等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我们安全管理的效能,落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团会感触地说。

依托科技手段

提升监管能效

2016年4月18日15时49分至4月19日15时49分,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收到某化工企业3#炉氢气含量超标报警累计达127次,且最长一次报警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企业反馈原因为,是设备故障导致连锁报警。指挥中心启动了预案,同时派出相关执法人员和专家进入企业对报警情况进行核查,发现报警原因为3#炉炉面漏水,导致大量氢气超标报警,随后执法人员立即督促该企业,对隐患立即进行了整改,杜绝了事故,保证了企业安全。

“我们的信息化监管平台,相当于给企业增设了一道防火墙,多如一把安全锁”,准格尔旗旗长额登毕力格表示。

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对两类高危企业(煤化工和煤炭企业)同步实时视频监控和有毒可燃气体在线监测,真正实现了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信息化平台就像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三双眼睛,对我们整个企业的关键部位、重点装置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过程、全天候的实施动态监管。通过这样的手段,切实有效的推动了企业主动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久泰能源内蒙古公司副经理刘鑫说。

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专业自治、协同共享、分步实施”的原则,准格尔旗围绕生产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一盘棋、信息覆盖一张网、基础数据一张表、智能管控一张图,实现“数据资源全汇聚”“业务功能全集中”“应用服务全统一”“数据信息全展示”的目标,实现基础信息规范完整、动态信息随时调取、执法过程便捷可溯、应急处置快捷可视、事故规律预测预判,创新政府安全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效能。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准格尔旗将煤炭、危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森林防火、防凌防汛、环保、食品药品等安全行业领域,现有安全监管平台进行整合,逐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将安全监管工作全部数字化,真正让安全生产大数据跑起来,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提供安全保障。

(本版图片由邬昱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