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科尔沁区:全力打造向东向南开放桥头堡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7日) 11版
便民超市一应俱全。
董欣扬 摄
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体验葡萄丰收的喜悦。董欣扬 摄
哲里木公园美景。侯大明 摄
内蒙古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二期150公斤蓝宝石长晶炉项目建设现场。张力军 摄
科尔沁区对接龙头企业,助力精准脱贫。图为金锣集团捐赠仔猪现场。张山鹏 摄
丰田镇辽阳村大型全株青贮玉米打包机作业。董欣扬 摄
通欧班列开通。董欣扬 摄

□董欣扬

科尔沁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通辽市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引领区和向东向南开放的桥头堡,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建设水平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6年,科尔沁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06亿元,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795元和16003元,分别增长8%和11%。

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建成节水高产粮食功能区195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粮食产量稳定在34亿斤以上,全年压减籽粒玉米23.3万亩,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分别达到5万亩和25.5万亩,牧业年度家畜存栏202万头只。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伯恩露笑二期、忠大铝业等42个重点工业项目,盘活11户停产半停产企业,绿色食品加工园区投入使用,预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9%。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万达广场、长春欧亚、大连港综合保税物流园、丰盛农产品物流园成功投入运营,蒙东煤炭物流园区全面开工建设,莫力庙自驾车露营地一期顺利竣工,成功举办了首届科尔沁那达慕大会,第三产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简政放权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

全年完成改革任务265项,累计出台改革成果154个。简政放权成效明显,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达到5.4万户,同比增长33.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草原确权承包面积14.4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万亩;21家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储备PPP项目6个,总投资概算286亿元。顺利开通“通满欧”国际货运班列,填补了自治区无中欧班列的空白;启动实施外派招商新机制,成立14个外派招商组,新签约项目36个,到位资金100亿元。

实施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项目45个,完成房屋征收10527户,京沈客专、建国片区等17个重点征收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大力开展“双城同创”,改造老旧小区73个、单体楼31栋;启动实施了家俱大世界、批发城等5个项目的消防综合改造工程;拆除私搭乱建2万余处,硬化街巷210余万平方米;实现城乡一体化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在国家卫生城市测评中,取得了869.1分的好成绩。组织编制科尔沁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5个镇苏木(场)总体规划,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入实施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15万亩,村屯绿化276万株,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另外,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科尔沁区将继续实施主城区“提质扩容”战略,巩固“双城同创”既有成果,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镇、商贸镇、文化旅游名镇,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长效机制,稳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发展思路,加强与行业龙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促进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六统一”,大力培育电商产业。

“三去一降一补”

经济工作重要抓手

2017年科尔沁区将围绕自治区六大基地、通辽市七大工程和中部“两区一县”高端产业和服务业聚集区的功能定位,把 “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做强农牧业绿色品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通过引进增量推进铝后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和培育一批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培育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物流、商贸、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水平。

今年科尔沁区将以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新动力,深化以关键领域和环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医疗、教育、生态文明等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激发发展新活力,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与东北三省开展战略合作,加快与沿线地区产业融合和互补发展。以招商引资凝聚发展新合力,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重点项目办公室服务功能,争取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

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围绕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绿化。科尔沁区将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做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管理等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安全隐患。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实施“双千万亩”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推进节水增粮战略,促进水资源集约化利用。

改善民生

增加百姓幸福感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科尔沁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做好“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对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统筹推进各类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证就业率,全力推进社保扩面,健全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推进平安法治科区建设,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努力营造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352万元,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程,对4031户、9165人进行精准帮扶,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余人,农牧民转移就业8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参保达66万人,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38亿元、各类救助资金4400余万元。铁南教育园区主体封顶,余粮堡中心校、民族幼儿园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47所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公开招聘教师291人,完成“三通两平台”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扩建镇苏木卫生院5所,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医院”。全面推进“万千百十”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110所、文化广场300个。

2017年,科尔沁区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底线,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协同推进“五化”进程,深度融入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做好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产城融合、加强生态保护、优化民生保障五项重点工作,全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力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