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国寿牵手 贫困户脱贫不是梦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开展保险扶贫工作纪实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7日) 04版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
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段挨乐低收入人群商业医疗补充保险赔款已打到他的银行卡上。
中国人寿服务人员驱车100余公里为牧民哈斯一家送去赔款。
中国人寿深入农牧区开展保险扶贫宣传。

□辛晓冬 吕鹏

新年伊始,包头市东河区沙木佳镇公积板村的段挨乐一脸喜色:“前不久,我在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领到了2.6万多元医疗补充保险理赔款,这在过去是享受不到的!这笔钱为我这个贫困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我对政府和保险公司合力救助低收入人群的善举感到由衷欣慰!”

2015年11月份,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与包头市民政局联手启动了低收入人群商业医疗补充保险项目。正是这份保险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段挨乐得到了及时救治,也为原本贫困的他解了燃眉之急。

2016年1月,59岁的段挨乐在北京一家医院进行了心脏三尖瓣闭合不全手术。手术共花费用11.3万多元,其中,新农合报销4.5万多元,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按扣除新农合及剔除费用后剩余部分的80%给付他2.6万多元报销金额,让他极大地减轻了经济负担。

这仅仅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保险扶贫路上的一个小缩影。回顾2016年,该公司使出“洪荒之力”助力全区保险行业打响保险扶贫攻坚战。

响应号召 全力以赴推动保险扶贫

2016年是保险扶贫路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4月,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确定坚持多元主体,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措施,形成扶贫济困的强大合力;

5月,中国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相适应的保险服务体系机制,形成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等各类机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保险服务格局;

5月,自治区政府下发《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提出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8月,内蒙古保监局与自治区扶贫办联合下发《内蒙古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到2018年底,实现贫困地区保险到村、到户、到人,贫困人口“愿保尽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覆盖率达到80%以上;

9月内蒙古保监局成立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

响应国家、自治区号召,2016年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吹响保险扶贫集结号:

——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各级公司的“一把手”工程,自上而下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省对省、市对市、县对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与扶贫办、民政局、老龄委和妇联等部门进行了全方位对接,明确服务方向,找准服务对象;

——努力探索“扶贫资金购买+保险公司优惠+政府组织统保”的精准扶贫模式,初步形成了拓面、延线、定点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区55个贫困旗县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延伸营销服务部154个。

——按照“费率低、责任宽、保额高”的原则,开发和推广了一系列符合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保障需求的服务项目。针对国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困群体,专门开发了以“减贫保”为核心的补充医疗保险扶贫产品,成立了专门服务小组并提供了便利措施;针对老、小、病、残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发了以大病保险业务为核心的新业务板块。

目前仅大病保险业务,公司已累计在全区8个盟市中标了11个项目,覆盖了406万人口,累计赔付5.3万人次,累计支付理赔款2.3亿元。

多元化创新 开拓保险扶贫新模式

包头市固阳县是我区重点扶贫的20家旗县之一。2016年12月,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与固阳县扶贫办签署了《国寿扶贫保险合作协议》,由固阳县扶贫办每年为每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305元购买国寿扶贫保险,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7048人。

“该保险首次打开了卫生部报销目录,过去在目录外不予报销的医药费也可以进行报销了,即对就医的贫困户进行除新农合和大病补充报销外第三次打开目录的报销,报销范畴扩大了,比例提高了。该险种是公司在精准扶贫路上的一次创新与突破,避免了贫困人员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同时,公司将简化理赔手续、优化服务手段、提升理赔时效,为固阳县扶贫对象设立‘绿色通道’、创建专项理赔窗口,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党委负责人刘斌高兴地说。

放大财政“杆杠效益”,避免弱势群体因病返贫,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与包头市民政局合作开办的特困群体补充医疗保险项目为低保人员、五保人员、三无人员和孤儿架起了双重医疗保障。

据介绍,该项目每人保费130元,每人保额13万元。其中,疾病补充医疗保险金额8万元/人,意外身故、残疾保险金额4万元/人,意外医疗费用保险金额1万元。该保险对0岁—60岁,给付比例80%;60岁以上,给付比例70%;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在自负费用5000元以内的,给付比例100%。截至2016年12月31日,已承保人数达7万余人,理赔3214人次,理赔金额达712.39万元。

仅包头市,2016年就创新开展了3项保险扶贫项目。其中,2016年7月29日启动的“包头市金融职工众筹保险精准扶贫项目”填补了全区空白。项目资金采取包头市金融机构职工内部众筹的形式筹集,号召调动全市广大金融系统内的干部职工,每人自愿捐出100元,保障获得国贫贷款的个人及家庭成员在保险期间内因意外、疾病导致身故,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将按照合同规定给付银行贷款全额5万元。目前,该项目共众筹到资金101万元,已为13487人国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

“‘包头市金融职工众筹保险精准扶贫项目,’实现了借款银行、贫困贷款户和保险公司的‘三赢’。对银行而言,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用好用活扶贫贷款;对贫困贷款户而言,让贫困户安心经营贷款项目,减轻或消除其万一发生疾病或意外后的还款负担,解除后顾之忧;对保险公司而言,放大扶贫资金效益,做大做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包头市银监局监管二科闫经彤副科长激情澎湃地说。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立足脱贫攻坚多元化需求,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为包头市7万余名特困人员提供了89亿元的风险保障;为乌兰察布市10个旗县的10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群以及兴安盟和满洲里市的0.4万名特困人员提供了补充医疗保险服务;与通辽市8个旗县扶贫办合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重大疾病和意外保险服务,保障覆盖面达到了8.2万人。

公司还与自治区老龄委联合开展了“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保险服务项目已覆盖自治区20万老龄人口;推出了小额保险和小额贷款保险,目前已为农村牧区低收入、低保障群体共计30万人提供了保障。

公司还为“特困户”“低保户”等贫困家庭开辟了绿色通道,根据患者医疗费用花费情况提前预付一定比例的资金,缓解了贫困患者的后顾之忧。

大手牵小手 贫困户就医心中“托底”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过去这是贫困人员就医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瞄准这一民生短板,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大力推广弱势群体大病保险业务,让贫困户就医做到心中“托底”。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额尔栋镇的王女士2016年心情与往年不一样:“我丈夫2015年检查出了脑瘤,当年住院、做手术、化疗花完了家中所有的积蓄。2016年政府给办了大额补充医疗保险,12月份我丈夫从北京化疗回来,13号向中国人寿乌兰察布市分公司递交了手续,18号赔款就下来了。有了这笔赔款,大大减轻了家里负担,我们以后治病心中有‘底’了!”

2016年,乌兰察布市扶贫办与中国人寿乌兰察布分公司签署了《乌兰察布市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减贫保”保险方案》,为全市10个旗(县、区)10万多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及“住院定额给付团体医疗保险”,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中国人寿乌兰察布分公司副总经理崔君高兴地说:“保险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关爱贫困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赋予保险行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保险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保险扶贫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范和化解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年,乌兰察布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6.1万户,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参保费用,均由乌兰察布市财政和各旗(县、区)财政全额补贴,保险期限为一年。有了这份保险,贫困户看病可以做到心中‘托底’。”

与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相对应,我区东部也不甘示弱,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正在点上开花。2016年,奈曼旗在通辽市率先启动了贫困人员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贫困人员大病医疗后先到新农合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再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赔付,最后申请民政医疗救助。经各部门报销、赔付、救助,自付金额一般在总医疗费用的8—15%。

“奈曼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273户、32904人,其中因病致贫建档立卡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39.24%。为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有利于减轻贫困户因患大病重病产生的经济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有利于发挥保险助推脱贫攻坚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奈曼旗政府有关负责人指出。

中国人寿奈曼旗支公司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由旗财政为每人每年付保险费85元,贫困户发生意外身故残疾保险最高给付限额10万元;意外医疗费用保险最高给付限额4000元;疾病住院费用,在保险期间内参保的贫困人员因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实际发生并支出的合规住院费用中经当地基本医保报销后的剩余部分且报销不为零的个人自付费用,在扣除不符合当地医疗保险规定的费用和免赔额后的金额按照分级累进法(分两档,报销比例最低80%,最高95%;0—20000(含)赔付比例80%,20001—200000赔付比例95%)给予再次赔付,最高限额20万元。”

多种帮扶 打赢“十三五”保险扶贫攻坚战

扶贫攻坚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多年来,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一直秉承“保险扶贫,国寿先行”精神,担负起扶贫、扶弱、扶危的神圣使命,以结对帮扶、定点扶贫等多种形式助力地方脱贫。

据介绍,自2005年开始,该公司一直参与自治区政府的“三支一扶”扶贫计划,在自治区和所属12个盟市分公司层面同步开展,各级公司均承担了专项的帮扶任务,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进行了投入和支持,其中,省公司先后定点帮扶了兴安盟的2个扶贫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50万元,主要用于当地修路、建蔬菜大棚等惠民工程,为贫困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搞好服务,公司不断延伸保险扶贫服务线。制定出台了《绿洲工程专项方案》,以县支公司为龙头,以农村网点为依托,以“驻村服务员”和“保险先进村”建设为延伸,以专项经费支持为保障,实现了保险网点在重乡重镇的全覆盖。同时,在坚持“扶贫先扶智”的导向下,注重保险人才向基层倾斜、一线倾斜,引导和鼓励新入司大学生向旗县级公司、贫困地区流动,并给予补贴政策,努力为贫困地区留住和培养金融保险人才。

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促进地区扶贫攻坚新动能,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积极发挥吸引上级公司投资内蒙古的桥梁纽带作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通过投资我区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基础设施类项目,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区地方经济建设,目前已经投资我区伊敏煤电、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大唐托电、中厂核风电等项目,已投资金额累计达29.6亿元。

厚积薄发,2017年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已谋划好新的保险扶贫战略:积极寻找保险机制纳入现代金融、社会保障、农业保障、防灾减灾和社会管理等制度体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进一步把扶贫、脱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持续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助力地方政府和保险行业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效果和效能。

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一揽子”服务。中国人寿在内蒙古地区设有寿险、产险和年金经营单位,可以精准对接我区农牧业、疾病医疗、民生普惠、产业和教育脱贫等“一揽子”保险服务需求。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将保险保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提高保险覆盖面同贯彻落实“国十条”相结合,大力发展普惠保险、政策保险和“减贫保”专属产品的推广,着手启动保险扶贫“国寿志愿者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好“社会稳定器”和“脱贫助推器”的作用。

融入助力脱贫攻坚“一体化”格局。中国人寿将与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探索建立“政府+金融+保险+担保”的脱贫攻坚“一条龙”服务模式,通过多元主体支持扶贫攻坚,融入政府扶贫治理,进一步健全精准扶贫的特惠金融生态,实现以金融生态服务扶贫生态,构建起“立体呵护、银保联动、平台运作、全面参与”的金融扶贫新格局。

“我公司将坚持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把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到公司的‘十三五’规划中,确保把更多的配套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把更加优惠的适用产品推广到贫困乡村,把更多优秀的干部交流到扶贫一线,在各级政府支持和自治区金融办、保监局的带领下,着力研究贫困地区保险需求、科学制定规划,提高服务保障和造血能力,为自治区实现脱贫目标尽心、尽力、尽责。”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有俊真情流露、信心满满地说。

金鸡报福春来到!相信,迎着2017年的曙光,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将再扬风帆,在保险扶贫路上再创佳绩,助力全区打赢保险扶贫攻坚战!

(本版图片均由吕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