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一个也不能少! ——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产业扶贫见实效 |
|
□本报记者 王连英
腊月二十六这天,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大豆铺村的天气格外好,冬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在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上班的村民郝三换,心情像这好天气一样,明朗而温暖。
“我在村里的食用菌基地上班才几个月就挣了2万多,我家的‘穷帽子’一下子就摘掉了。今年儿子开学的时候再也不用东拼西凑借钱了,心里觉得可敞亮了!”郝三换说到激动处,眼里闪着泪花。
今年52岁的郝三换是大豆铺村的贫困户,夫妻俩和两个儿子一家4口人的生活来源只有种地收入的一两万元钱,家庭生活一直很拮据。前几年,大儿子因为家里困难放弃了学业,全家尽力供小儿子上学。小儿子也很争气,2014年考上了研究生并顺利毕业。去年上半年,全家都在为让不让小儿子继续读博士而纠结。郝三换多么想供儿子读完博士,这对于大字不识的她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誉和功劳啊。可是,家里的现状根本是入不敷出。每每想到这些事情,她的心情就很郁闷。
就在去年7月份,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在她们村建设投产了,这让郝三换一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她在基地干活每月可以挣到3000多元工资,有了这笔固定收入,这让郝三换看到了希望:儿子可以继续念书了!
在耗赖山乡,像郝三换这样,靠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实现脱贫增收的有700多户1600多人。
“耗赖山乡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是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政府主导的集体经济产业扶贫项目,2012年7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底就投产了。”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瑞才介绍。
作为从这一项目刚启动时就被从外地聘请来的一名技术员,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又转变为管理人员的高瑞才,他见证了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足迹,目睹了耗赖山乡从贫困走向富裕。
耗赖山乡位于武川县东北部丘陵地区,和武川县其它地区一样,这里气候冷凉,土地贫瘠。农村人口多、旱作农业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怎么打赢脱贫攻坚战?
因地制宜、产业脱贫是良策!
立足冷凉气候特点和人均土地较多的实际,加上食用菌种植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比种植业占地少、用水少,比养殖业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耗赖山乡在武川县率先以产业扶贫的模式建起了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已形成了‘国有控股、扶贫参与;土地流转,农民打工;职业经营,市场运作’的食用菌生产经营格局,建成4个食用菌基地,2200栋大棚,投产的大棚有1100栋,■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