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糖尿病的终生疾病与不必终生用药是否矛盾?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7日) 03版

患者问: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王教授,糖尿病作为终生疾病,需要终生治疗,但您在文章中说到糖尿病可不必终生用药。这二者之间矛盾吗?请您做一下详细的解读。我血糖空腹7.6mmol/L,餐后2小时12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我现在视力有所下降,血压有些高140/90mmHg,体重偏胖,身高170cm,体重82kg,请问我该采取哪些科学治疗方法,以取得较好效果?

王执礼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糖尿病的治疗有5种方法:1.药物疗法;2.饮食疗法;3.运动疗法;4.糖尿病监测;5.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能否实现不必终生服药,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糖尿病可不必终生用药,并不代表不必终生治疗。科学饮食和运动疗法这些生理性疗法,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有些胰岛功能损害较轻或经科学治疗,胰岛功能得以较好恢复的糖尿病人,不依赖药物,仅仅靠运动和饮食控制病情,也能达到平稳控制血糖的目标。这样的治疗办法,不仅经济节省,而且无毒副作用。这是糖尿病人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这就是“糖尿病人不必终生用药”的科学涵义。比如,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只是注重降低病人的血糖,而很少考虑如何改善靶器官和胰岛功能的状况。病人长期口服降糖药,对逐渐衰退的胰岛功能而言,就像是“鞭打疲马”,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引发并发症。“保护胰岛细胞的综合疗法”其特点是:在短期内能减轻高血糖毒性对机体组织和全身大中小血管以及微循环的损害,增强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生物活性,修复糖尿病患者受损伤的全身组织的神经纤维,使人体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不同程度的修复并恢复一定的功能,人体分泌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内源性胰岛素,这样,不仅能平稳的控制病人的血糖,而且为人体细胞组织营造良好的代谢内环境,阻断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样为糖尿病人的长寿和高质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院通过120000人次的临床应用,以其良好的临床效果,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又一科学利器。

针对你的具体情况,我提出如下建议:1.你是初患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不是很高,且尚无严重的自觉症状,这说明了你的胰岛功能损害程度可能不是很严重,初患糖尿病病人如能早期系统检查、系统治疗,采取“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修复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并使之不同程度的恢复功能,避免、阻断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你不必终生服药是有望可能实现的。2.需要对初次就诊的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检查,比如胰岛细胞功能等,以便早期发现重要脏器的急慢性并发症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中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影响,要尽量避免使用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3.你已确诊为糖尿病人,并且有高血压和高体重的症状,这符合“代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所以,要针对你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代谢综合症,这对控制你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典型病例:赵XX,男,48岁,2007年6月8日就诊。患者主诉乏力、发现血糖升高(空腹14.7 mmol/L)、视物模糊半年,并被确诊为“糖尿病”。曾口服多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好。半年来自觉乏力明显、伴视物不清、大便干燥、口渴多饮来我院治疗。入院后,经系统检查,诊断为(1)2型糖尿病(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高甘油三脂血症(4)动脉粥样硬化症(5)轻度脂肪肝。治疗:(1)对其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其科学饮食和运动(2)采取“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控制血糖,减轻高血糖毒性对全身机体组织的损害。采取改善全身微循环和神经纤维兴奋性的方法,修复受损伤的全身微循环和胰岛B细胞。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其相关并发症。患者住院18天,二周后出院。自觉体力恢复、精力充沛,出院时日平均血糖[(每日平均血浆血糖值=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前血糖+午餐后2h+晚餐前血糖+晚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7]6.0mmol/L。患者出院后,坚持科学饮食和运动,并定期接受个体化治疗方案。至2008年1月复诊,患者由过去入院时每日注射27单位胰岛素,现已完全停用胰岛素,同时并停用一切口服降糖药,仅靠科学运动和饮食控制血糖,平均血糖仍控制在5.9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6.2%,且感精力充沛。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公益宣传项目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