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团圆 ——广大新闻工作者与基层群众欢度除夕 |
□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
爆竹声声辞旧岁,焰火纷纷迎新年。在除夕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广大新闻工作者走进村庄、工厂,探访车站、医院,倾听百姓心愿与期盼,记录基层生活与变化,与各族各界群众一起感受团圆的氛围,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在甘肃天水麦积区大坪村,“还未进得村,就闻秦腔声”让人民日报记者王锦涛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20多平方米的一间房子里,炉火烧得很旺,大坪众爱秦腔自乐班的成员已到齐,锣鼓不歇,板胡不停,十分热闹。“山下的镇子上烟花璀璨,山上的村子里吼唱秦腔。在我们这儿,秦腔才是大戏,过年就得唱秦腔才过瘾。”乐班成员王建伟高兴地说,要用最响亮的吼唱,祈得开年风调雨顺。
春节迎亲是广西侗族沿袭数百年的民族传统。除夕这天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参加的一场侗族婚礼,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东南亚中心记者荣蓉的难忘经历。“婚礼现场,大家唱起侗族大歌、吹起芦笙、拉着我跳起踩堂舞,场面十分热闹。”荣蓉说,在侗族人家里与他们一起烤火,喝油茶,吃烧鸡、腊鸭和酸鱼,听他们讲着侗族婚嫁的有趣故事,自己也被这种简单又幸福的生活深深打动。
十几天前还在福建厦金航线五通码头蹲点采访海峡两岸的温情故事,春节前夕,中央电视台记者陈子淳又走进河北秦皇岛的一个农家小院,和77岁的李开显老人一家一起过年。这是一个很新潮的家庭,他们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和全国网友一起联欢。陈子淳希望用镜头记录这段幸福的时光。“比起南方的那一湾海峡,秦皇岛的夜很冷,但是老人在厨房里给我们蒸了一屉黏豆包,咬上一口,身暖心更暖。”她说。
春节,人们最为期盼的莫过于那顿阖家团圆的年夜饭。然而,总有一群人在这一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保障民生、守护平安。他们的团圆饭,有着别样的滋味。
除夕这天,在鞍钢股份炼铁总厂的一条炼铁生产线上,经济日报记者张倩看到,滚烫的铁水在炉中翻腾,四溅的火星格外耀眼,工人们正在紧张地作业。晚饭时间到了,工人们却无暇坐在食堂里用餐。装满饭盒,工人徐险峰和食堂师傅互相拜了年后就急忙返回岗位,手托着饭盒大口吃起来。“他是真饿了!虽然没有家里丰盛,但这特别的年夜饭里,有属于这些朝夕相处的工友们特有的幸福。”张倩一边说,一边和工人们一起吃着饭盒里的年夜饭。
在太原南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江晓晨看到人们纷纷拎起行李、抱起孩子、搀扶着老人走向检票区,上千名旅客等待着登上回家的团圆之列。一张张幸福表情的背后,是车站各岗位间紧密联动工作的成果。“虽然年三十不能回家,依然要工作在一线,但车站的后勤保障工作让我们体会到像家一样的感觉。”客运值班员闫毅告诉记者,问讯处高高挂起的鞭炮挂饰、中央区域亮起的“春”字霓虹灯、还有职工食堂热腾腾的四菜一汤和水饺,满满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云南省边防总队水上支队旱泉滩警务站位于西双版纳雨林深处。这里前有湍急直下的澜沧江,后是山势陡峭的原始丛林,水电不通,几乎与外界隔绝。“年轻的战士们坚守荒滩,卫国戍边,警务站门口的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也刻下了他们的忠诚与担当。”新华社记者熊丰看到,为了迎接春节,战士们合力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一条向渔民买的湄公河里的鱼,自己卤制的牛肉和猪肉,后山种的上海青,从树上摘下的木瓜,生的拌凉菜、熟的当水果。
“我所在的战备巡逻战舰上生活设施十分完备,餐厅、洗衣房、健身房等一应俱全,24小时供应洗澡热水。”第二次参与春节出海战备巡逻报道的解放军报社驻宁波记者站记者刘亚迅说,在万家团圆之际,和海军一线官兵同住兵舱,同守战位,更能体会到他们战风斗浪远离亲人的艰辛和捍卫祖国海洋权益的情怀。
除夕之夜,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王胜昔走进河南通许县中医院的产科病房,与这里的医护人员共同迎接“鸡宝宝”的到来。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值班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抱怨,都是喜笑颜开地一边互道“新年好”,一边在忙碌之余和记者聊天。
“除夕了,你们还要值班,不觉得辛苦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除夕当班的产二科主任王文峰笑着回答,你不也和我们一样没法在家过除夕吗?掌上托生命,责任记心中。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对职业的敬重和热爱。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