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


村民老徐新年搬家记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30日) 01版

□新华社记者 李仁虎 张云龙 于嘉

除夕之夜,朔风凛冽,蒙古高原滴水成冰。徐文峰和老伴、儿子穿着新衣新鞋,说着、笑着,在偌大的院落里开心地点燃鞭炮、烟花。五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照亮了眼前的新房。新房温暖地立在眼前,61岁的徐文峰看着想着,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2016年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徐文峰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盖一排漂亮气派的新房子,这也是老伴和儿子的梦想。米黄色砖墙,土红色瓦顶,耀眼地坐落在村头的入口处。走进院落,前面横着一排简陋的凉房,一排四间、100平方米的新房高居在加厚的地基上,坐北朝南,环视四周。

一进入腊月,老徐就打扮装点他心爱的新房子,“前些天安上了大吊灯,又装上了洗漱台,这两天贴上了对联。”老徐把记者引进厨房,只见一台小型民用采暖炉烧着旺火,四个房间都通了水暖,“可好了,既省煤,又安全。”老徐比划着咧嘴笑道。房间里安装了上下水和冲水便池,“大冬天解大手再也不用出门受冻了”。老徐推开卫生间的门,指着洗浴淋头说:“以前一年难得洗上几次澡,过年洗澡要跑到30里外的县城去,现在可就方便了。”

客厅正墙上挂着一副对联,上书: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女主人夏三女笑着说:“过些天就到县城去选一幅画像挂上去。”

阴山北麓的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是国家重点扶助的贫困县。徐文峰打从小记事起就住在父亲在上世纪60年代盖下的二三十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在这里娶妻生子,一住就是30年。1997年,土坯房塌下半个房顶,“把孩子吓得直哭”。之后东借西凑勉强盖了两间简陋的凉房,“墙垒得薄,不保暖,冬天墙上能结一层冰”。他家54亩地,近2/3是旱地,主种马铃薯,年景最好时一年纯收入2万元,遇到干旱减产、价低滞销,连本都收不回来。两口子经常唉声叹气:“啥时候才能盖得起新房子?”

武川县依托产业脱贫的思路点燃起两口子的希望。2012年,武川县整合扶贫、涉农和社会帮扶资金,依托冷凉气候条件,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走出一条带动农民稳定脱贫致富道路。据武川县政府统计,老徐所在的耗赖山乡已建成480多个食用菌大棚,带动700多户、1600多人实现脱贫致富。

“在家门口挣工资,还能兼顾地里的活。”老徐和妻子成为食用菌基地投产后第一批工人,制菌棒、采蘑菇、烧锅炉。4年来,两人的年工资收入从开始的4万余元增长到去年的近7万元。儿子在几十里外的呼和浩特市开办了属于自己的驾校,生活无忧。

家里有了积蓄,新房也有了眉目。2016年4月,老徐狠下决心,拿出8万多元,政府补贴2万元,雇工人、买材料,推倒土坯危房,开工建新房,终于圆了一辈子的新房梦。

老徐两口子掰着指头说,2016年,他们所在的庆隆店自然村得益于食用菌基地和政府危旧房改造政策,共有10户从土坯房搬进了新建的砖瓦房,占全村常住户的三分之一。

“旧电视、旧洗衣机,节后都想换掉。”老徐指着他的旧家电拉呱起今后打算,“我还计划买一辆二手轿车,陪老母亲出去好好转转。”

夜色深沉,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在广阔的原野上依稀起伏。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8日电)